(五)技術
“十一五”期間圍繞進一步提高工藝水平、提高勞動生產率、采用和集成先進技術、提高技術指標的宗旨,無堿玻纖池窯拉絲技術已經達到國際水平,純氧燃燒、在線短切、電助熔、6000孔大漏板、新型玻璃配方、自動化物流等新技術已經實現,世界最大的年產12萬噸無堿池窯拉絲生產線在“十一五”期間建成投產。
“十一五”期間,我國玻璃纖維行業的節能減排成效顯著:池窯采用純氧燃燒技術,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全面實現節能減排,先進池窯企業噸紗能耗低于0.6噸標煤,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污水處理循環利用,零排放企業達50%。窯爐煙氣采取除塵脫硫脫氟吸收處理;球窯運用全窯保溫節能技術,降低能耗50%,年產4萬噸高效大型節能窯爐建成投產。
(六)規模
先進的無堿池窯拉絲技術加快了企業規模化進程,全國玻璃纖維企業有200多家,其中池窯企業20家,玻纖深加工企業100多家。在支持大企業集團和特色企業發展指導思想的引導下,行業集中度加速,“十一五”末三大主要生產企業巨石、重慶、泰山的產量集中度達60%,生產能力最高的企業達80萬噸/年。
(七)存在的問題
1、玻璃纖維深加工項目發展緩慢,片面追求產量增長。
2、國家限制、淘汰產業政策沒有得到有效落實。
3、企業國際化重視程度不夠,缺乏境外辦廠戰略思維。
4、忽視國內玻纖下游市場的開發、新產品推廣應用。
5、行業尚未建立自律機制,企業之間協調意識淡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