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橡膠主力合約走勢圖。(圖片來源:中信建投期貨)
全球經濟復蘇的后勁不足,系統性風險揮之不去
盡管今年上半年全球經濟依然延續著復蘇的進程,但歐元區債務危機的陰影始終揮之不去,在中國、美國亮麗的經濟數據背后,全球經濟二次探底的風險反而在逐步加大。上半年中國經濟重現兩位數增長,一季度中國GDP增長率為11.9%,二季度市場普遍預計在10.5%以上,而美國第一季度GDP增長2.7%,盡管較去年第四季度的5.6%有所減弱,但仍然是兩年半以來的第二個高水平。與經濟重現高增長相伴的是中美兩國制造業數據的強勁回升,尤其在第一季度中,無論是采購經理人指數,還是工業生產、產能利用率等指標,中美兩國繼續保持著持續增長的態勢。但是進入二季度后,隨著中國不斷收緊的信貸規模以及對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的逐步深入,制造業增長開始顯得后勁不足。從廣義貨幣供應量的增速不難看出,進入2010年國內新增貸款的節奏明顯放緩,流動性收縮的趨勢已經形成,受此影響中國規模以上企業工業生產增加值增長也明顯趨緩。筆者認為,隨著中國經濟進行結構調整的大政方針的進一步明朗,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將貫穿全年,投資對中國制造業的拉動作用將進一步減弱。
圖為工業生產與貨幣投放的關系圖。(圖片來源:WIND、中信建投期貨))
上半年美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持續位于50%上方運行,顯示美國制造業仍處于擴張期,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全球金融危機的始作俑者美國房地產市場在今年上半年始終沒有明顯的起色,這實際上反映出全球經濟復蘇的根基仍然非常脆弱,在以個人消費為主導的美國,房地產市場的低迷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消費者對于經濟復蘇的信心依然匱乏。此外,ECRI領先指標的持續下行表明下半年美國經濟不容樂觀。
圖為美國新建房屋銷售走勢圖。(圖片來源:中信建投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