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二五”元年,紡機行業未來五年科技發展的指揮棒會將行業引向何方?在“十二五”這艘巨輪即將起錨遠航之際,記者帶著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公布的“十二五”紡織工業科技攻關及產業化項目八大項50小項明細走訪了中國紡機協會,請多位業內專家進行了專業解讀。本期周刊的6版、7版將為讀者奉上我們精心準備的“十二五”科技攻關與產業化項目明細以及專家解讀意見,期盼能對紡機企業制定中長期戰略有所幫助!
高新纖維生產線仍是發展熱點
解讀專家 中國紡織機械器材工業協會 費麗雅
萬噸級聚苯硫醚(PPS)長短纖維成套生產線、芳綸1313紡絲成套設備、芳綸1414纖維生產的成套設備、聚對苯基并雙噁唑纖維(PBO)紡絲成套生產線等高新纖維生產線有望成為未來十幾年內持續的發展熱點。
目前,中國紡織工業設計院在研制芳綸1414纖維生產的成套設備,耐腐蝕反應釜的開發是芳綸1414纖維生產成套設備的一個難點。
碳纖維成套生產線目前有幾十家企業在做,連云港鷹游紡機有限責任公司的碳纖維用品已經實現了產業化,碳纖維自行車、碳纖維齒輪、輥等零部件已經開始在拉幅機等設備上使用。
日產100噸及以上錦綸聚合裝備及技術已經進入中試階段,北京三聯虹普紡織化工技術有限公司與一家國外企業合作研發成功日產200噸生產線,大連合纖所日產80噸生產線研制成功。
目前,化纖設備向流程短、污染少的方向發展。聚乳酸纖維工業化裝置涉及能源問題,填補國內技術空白,目前長春化纖所等單位正在從事這項研究。
氣流成網設備拓寬原料來源
解讀專家 中國紡織機械器材工業協會 張忠正
目前上海合纖所正在致力開發聚乳酸紡粘法非織造布生產線,這種生產線的技術難點在于紡絲成網環節。聚苯硫醚PPS熔噴設備在國內尚屬空白,國外也剛開始研制。
木漿水刺法復合生產線是一種用以開發環保、可降解復合產業用紡織品的生產線,目前江蘇常熟飛龍機械有限公司正在研制。
目前江蘇一些企業正在從事研制超細纖維合成革基布后處理聯合機的研究,這種設備的技術難點在于后整理部分。
氣流成網設備是一種填補國內空白的設備,研制成功后,原料可以延伸到許多傳統機械所不能操作的領域,可以部分解決目前原料緊缺的情況。
專件關鍵制造技術待提高
解讀專家 中國紡織機械器材工業協會 段鳳麗 姚孟利
專件器材生產企業一般都是小企業,因此紡織機械關鍵配套件的研究顯得稍有不足但又尤為重要。高速錠子等企業已經組建了產業聯盟,并根據市場需求有了逐步發展,國產錠子在精度一致性、生產自動化方面仍需要提高。天津工業大學與經緯紡機正在著手研究錠子檢測設備和技術,這對穩定錠子質量具有積極意義。針布、針板、錠子、鋼領在加工制造、熱處理、可靠性等方面普遍存在不足,需要進一步完善。
碳纖維等高性能纖維專用的噴絲板、碳纖維用卷繞頭、高性能纖維用計量泵國內已經有企業開始研制生產,微孔加工精度、材料耐腐蝕處理等仍是加工難點。目前國內已完成1500毫米錠長全自動卷繞頭和高頻熱牽伸輥的小試和高精度計量泵的試制工作,但制造技術還有待進一步優化。
山東金鵬等針織用針企業加強了圓機、電腦橫機針織用針的研發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果。目前國產針織用織針還需要在特殊材料、專用加工設備及特殊加工工藝等方面多下功夫。
發展節約能源的環保設備
解讀專家 中國紡織機械器材工業協會 李毅
化學劑濃度在線檢測與配送系統可有效減少燒堿、雙氧水和助劑等化學劑的使用量,減少由于過度使用化學劑造成的污染,該系統的關鍵技術在于雙氧水濃度檢測技術、助劑精確配送技術,目前國內杭州開源等公司在這方面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果。
定形機熱能實時監控系統目前已經在常州宏大開始研制,監控系統的烘房排氣濕度檢測、布面溫度和含水量檢測等環節的技術水平還有待提升。
天津工業大學、湖州美欣達集團等單位研究的印染廢水膜過濾與凈化回收系統已經投入使用,該項目的技術難點和關鍵技術在于適合印染行業的廢水膜過濾與凈化技術和裝置的研制,研制成功后可增加水的循環使用率,有效減少新鮮水取水量、減少污水排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