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產需銜接的良好環境
記者:最終產品應用面廣泛、涉及行業種類眾多,一直是制約我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發展的原因之一。協會未來在加強跨行業、跨領域、多學科的橫向合作方面有何具體措施?
王天凱:由于產業用紡織品從原材料開發、加工設備和技術到終端產品都涉及不同行業和不同學科領域,需要多專業及行業的協作和支持。因此,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的發展不僅需要加強自身優勢的集成和集聚,還要達成多學科的共識,建設產需銜接良好的產業環境,提高產業用紡織品核心競爭力,促進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及相關領域健康協調發展。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和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一直致力于與相關領域的溝通與對接,通過共同組織論壇、展會,共同制修訂標準等方式促進跨行業、跨領域的合作,并在政府的支持下積極推動組建由工業、交通、建筑、衛生、環保、質檢等部門組成的跨部門聯系機制,協調產業用紡織品標準與使用規范的對接,推進產業用紡織品開發、生產、應用及相關政策的配套。同時,協會正在推動建設以龍頭企業為主導、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為技術支撐、配套和設計應用單位參加的技術創新產業聯盟,促進多學科的橫向合作,加快技術產品創新和成果轉化,并把各學科中最好、最有創造性的東西結合起來,以市場需求引導新產品研發方向,使產業鏈前后緊密銜接,有效推動下游終端應用市場發展。
參展商說好才是真好
記者:法蘭克福產業用紡織品展被業界公認為該領域全球最知名的品牌展會,您認為哪些辦展經驗值得我們吸取和學習?
王天凱:經過參觀展會和走訪我們的參展企業,我感到法蘭克福產業用紡織品展的市場運作十分成熟,專業性、高新技術的特點十分鮮明,展會的信息服務功能十分突出,為中國國際產業用紡織品及非織造布展覽會提供了很多經驗。我從一些國內參展企業負責人了解到,他們普遍感到這個展會的參展效果不錯,這就是展會最大的成功之處。只有參展商說好,才是辦展方真正的成功。我注意到,展會期間,即使到了臨近閉館時間,觀眾的人氣仍然不減,而且觀眾專業化程度高,這說明展會具有強大的信息服務功能,聚集了行業的人脈。
法蘭克福展具有全球影響力,許多國家、地區、行業組織展團的參與是該展覽會的一大特色。大量高質量的觀眾買家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企業參展;它還具有行業代表性,有許多國際上行業龍頭的大型企業參展,帶來最新的產品技術、研究成果。此外,展會活動形式多樣,同期舉辦的幾十場專業論壇、研討會和相關活動,與展覽會形成良好互動,相互呼應。論壇、研討會體現了行業的高端技術水平,具有國際性和前瞻性。
在展會的組織工作方面,主辦方運用了電子網絡等先進的技術手段服務展會,展館內的展位區域按展品類別劃分,指示標識清晰,展館配套服務周到。另外,通過展會,主辦單位注重突出自己企業的形象展示,在展會服務方面處處體現自己的企業文化等,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