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吉林石化公司研究院與有機合成廠協力攻關,對環保型丁苯橡膠1502E的后部凝聚工藝調優取得成功,原有生產裝置效益得到提升。經過連續幾年的產研一體化攻關,吉林石化丁苯橡膠生產裝置每年增效過億元,形成了具有自身特點的丁苯橡膠技術體系,增強了競爭優勢,平穩實現結構調整和技術升級。
丁苯橡膠(SBR) 是最大的通用合成橡膠品種,是最早實現工業化生產的橡膠之一,也是吉林石化的主導產品。吉林石化1982年引進日本JSR技術建成8萬噸丁苯橡膠生產裝置以來,利用自身科研與生產的雙重優勢,開展產研一體化持續攻關,堅持在消化吸收的基礎上進行再創新。2004年,產能擴大到14萬噸。2006年,吉林石化將國際上“快速低轉化率”和“慢速高轉化率”(轉化率為70%,聚合時間14小時至16小時)兩種典型生產工藝的技術優勢合二為一,成功開發了“快速高轉化率”乳聚丁苯橡膠新技術(轉化率70%,聚合時間10小時),使產能提高到16萬噸,并形成了以“過氧化氫對孟烷—乙二胺四乙酸鐵鈉鹽—甲醛次硫酸鈉”引發體系為基礎,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乳聚丁苯橡膠成套工藝技術”;2008年開始,環保型丁苯橡膠1500E、1502E又相繼開發成功,實現了從非環保型到環保型產品的全面升級。
項目負責人殷蘭介紹:“2005年以來,我們圍繞丁苯橡膠項目,每年都有一項成果成功應用,吉林石化丁苯橡膠形成了與其他廠家不同的反應體系和產品定伸應力高的突出特點,產品一直產銷兩旺�!�
有機合成廠技術人員說:“今年前6個月,我們生產丁苯橡膠7.7萬噸,超計劃3309噸,創效7.63億元,效益同比增長123%�!睋榻B,以吉林石化為主體開發的“乳聚丁苯橡膠成套工藝技術”, 2008年入選中國石油集團公司10項重大科技進展,獲得中國石油集團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吉林石化開展產研一體化攻關,使丁苯橡膠單體回收處理量減少,裝置能耗顯著降低,助劑消耗量減少,節能減排效果突出。這項技術還將應用于撫順石化年20萬噸丁苯橡膠裝置。
在談到產研一體化的優勢時,吉林石化研究院院長王勛章說:“一體化解決了科研成果與工廠實際脫節的問題,減少了中間環節,提高了效率,實現了技術創新和工程化創新的有效融合。”
吉林石化在丁苯橡膠裝置上持續開展的一體化攻關,使原有生產裝置在不進行大的改動下,獲得了持久的競爭能力,使企業保持快速的市場適應能力。更為重要的是,一體化攻關實現成果轉化率100%,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有效拉動科研與生產雙方追求科技創新的內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