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白酒中為什么會含有塑化劑成分,這些塑化劑的來源究竟是什么呢?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李可基:從這些容器,塑料制品當中的塑化劑遷移到酒當中,這種目前來說應該說是可能性最大。
在調查過程中,記者采訪的多位業內專家都一致認為,白酒企業在生產和儲運過程中,所使用的塑料管道、塑膠容器、瓶蓋或其他塑料包裝材料中可能含有塑化劑,而白酒產品在這個過程中被塑化劑污染的可能性比較大。科學實驗也證明,相對于水來說塑化劑在乙醇也就是酒精中更易溶解。
北京化工大學教授鄭國均:經過搖勻以后我們可以看到,水和塑化劑很快可以分層,這是乙醇和塑化劑的混合溶液,那么搖勻以后我們可以看到變成一個澄清的溶液,這個說明呢塑化劑在乙醇中溶解度是很大的,而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
那么,在白酒的生產過程中,到底有哪些環節會用到塑料制品,而塑化劑又是在哪個環節轉移到白酒當中的呢?帶著這些問題,《每周質量報告》記者獲準獨家進入酒鬼酒公司,展開了實地調查。
白酒釀造主要包括原料預處理、發酵、蒸餾、窖藏、包裝等生產環節。在湖南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記者首先來到了原材料的預處理車間,車間里有許多個方形的池子,其中有的池子正在對釀酒的主要原料紅高粱進行浸泡,有的池子則裝滿了等待注水浸泡的紅高粱。
記者注意到,用來浸泡高粱的池子全都由不銹鋼板制成,并沒有塑料部件。浸泡好的高粱隨后被運到車間蒸制,蒸熟的高粱從蒸鍋中移出后,被鋪到冷卻板上進行冷卻,這些冷卻板也是用不銹鋼材料鋪設的。
隨后,工人將糯米、玉米、面粉等原料和經過高溫蒸制的高粱、稻谷混合均勻,加入酒曲后送到陳年的窖池進行發酵,記者察看并記錄了這些加工過程中使用的工具和容器,發現都是鐵質或不銹鋼材料制成,并沒有塑料材質的東西。
經過60天發酵后的混合原料被送進鋼制的蒸餾塔,隨后,原漿酒就順著蒸餾塔底部的管道流到了儲酒用的酒桶里。記者注意到:管道、儲酒桶也都是不銹鋼材料,而不是塑料。
記者:這個缸是一直都這樣的,還是中間換過的呀?
湘酒鬼股份有限公司工人:一直用這個,06年開始就用不銹鋼了。
當裝滿原漿酒的不銹鋼酒桶被運到窖藏車間后,一桶桶原漿酒被倒進大儲酒缸中,儲酒缸是陶制的,酒缸的封口蓋是木制的,蓋和缸之間用來密封的是薄棉絮,并不是此前傳聞的塑料薄膜。
最后,勾調好的原料酒通過架設在車間之間的不銹鋼管流向包裝車間的不銹鋼儲存罐,在全自動包裝線上進行罐裝,封口、包裝的工序,最后完成成品酒的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