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發展難以跟上, 擴產所需原料哪里來?
合成橡膠裝置熱火朝天地擴張,但上游丁二烯、苯乙烯、異戊二烯等原料的生產能力卻難以實現同步增長,這或許將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桎梏。
丁二烯是生產合成橡膠的最主要原料。“十一五”期間,隨著一批裂解碳四生產丁二烯和裂解碳五全餾分分離生產異戊二烯大型裝置的建成,合成橡膠產業的發展獲得了一定的原料支撐。但隨著合成橡膠產能擴張腳步的加快,丁二烯供應開始出現持續緊張。
據中國石化齊魯分公司高級工程師于國良統計,2011年我國的丁二烯產能為246.4萬噸,2012年丁二烯產能預計增加90萬噸,而即將投產或已開工建設的下游裝置對丁二烯的需求增量將達到146.9萬噸,需求增量是供給增量的1.6倍。“未來幾年,新增丁二烯產能的釋放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供應緊張,但是總體供應偏緊的局面將不會改變。”于國良說。
齊潤通也表示,根據合成橡膠的擴張速度,到2015年僅該行業所需丁二烯就要330萬噸,實際缺口量為36萬~46萬噸。
苯乙烯是生產丁苯橡膠、SBS和SIS的主要原料,同樣也將長期存在供不足需的情況。據于國良介紹,2011年苯乙烯產能出現放緩跡象;2012年新建項目也不多,包括巴陵石化公司12萬噸/年、新浦化學(泰興)有限公司32萬噸/年和吉林石化32萬噸/年苯乙烯生產裝置。
于國良預計,2012年我國苯乙烯表觀消費量將達到660萬噸左右,自給率或可達到60%;2015年苯乙烯消費量將達到950萬噸左右,自給率將接近69%。
異戊二烯則是生產SIS、異戊橡膠和丁基橡膠的主要原料。據中國化工信息中心橡塑研究部首席專家仲偉科分析,盡管目前異戊二烯產能可以滿足下游需求,而且燕山石化、吉林石化、蘭州石化、新疆天利、江蘇金浦和福建煉化等企業都有新建裝置的計劃,但是隨著“十二五”合成橡膠產能的擴張,異戊二烯供應偏緊的情況也將出現。據他預計,2015年我國異戊二烯需求量為25萬噸,產量18萬噸,自給率將下降為72%。
業內專家認為,雖然目前我國合成橡膠產業已經形成了跨國化企、兩大石油公司和民企三足鼎力的局面,但中石油、中石化在原料上具有明顯優勢,民營企業不能不考慮可能存在的原料供應短缺和價格上漲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