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襄陽:搶灘大上海
占領高端市場,需要高端人才。
1997年,公司高層去北京招聘,兩名清華高材生對薪酬比較滿意,但要求工作地點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章鋒意識到,無論是招募人才,還是搜集行業信息、了解對手動態,北、上、廣無疑是最好的地方。
1999年,亞洲金融危機發生,很多外資企業退出中國市場�;靥炷z業認準這一機遇,出資購買一家外資公司,在上海成立科研和生產基地上�;靥旎ば虏牧嫌邢薰�。此后,公司來應聘的博士、碩士生明顯增多,每年都有跨國公司的研發人員加盟。
2002年3月,公司與復旦大學共同成立“復旦—回天聚合物工程中心”,研發高檔涂料和高性能膠粘劑、密封劑。2006年,回天膠業與世界知名養護品公司SEM合資成立上海豪曼公司,成功進入轎車領域;2007年,回天與戴爾電腦共同開發成功的STM貼片膠,全面運用于戴爾電腦生產線,成為國際一流企業配套商。如今,上海基地已是公司新能源用膠主產地。
產品聚焦:做大主業
從傳統科研所轉型為現代化公司,絕非一蹴而就。
公司董秘田海東介紹,由于“課題小組承包制”能夠充分調動科技人員積極性,公司一直沿用這種科研體制,產品賺錢后與公司“七三開”,科研小組得七成。
由于膠粘劑運用領域非常廣泛,個性化需求非常多,課題小組各展其能,導致產品越來越多。到2007年,公司系列產品達600多個。這種“小而全”的發展方式到了一定階段,出現了問題難以形成核心競爭力。
2008年,公司果斷砍掉300個產品,將精力集中到汽車工業、新能源、電子電器和工程機械等四大應用領域。
產品聚焦后,公司特色突出,受到市場青睞:2010年,回天膠業成功登陸創業板。2011年,公司營業收入4.6億元,利潤8385萬元。
創新:科研項目PK制
如何讓科技人員更有激情、創意?回天膠業發明了一種“項目PK制”。
科研項目PK制,即將科研項目分小試、中試、產業化階段,設定獎金額度公開招標,讓多個課題組一起來競爭。哪個項目組率先完成產品小試,先獎勵30%;在小試技術共享基礎上,大家再競爭,誰率先完成中試,獎勵20%;在中試成果共享基礎上,誰率先實現批量生產,獎勵剩余50%。如果項目小組在PK中落敗,在原基礎上開發出有創意、有特色的產品,公司給予10%-20%的獎勵。
技術總監趙勇剛說,2007年實行的PK制相比過去“七三開”更有吸引力。通過不斷起跑,不斷沖刺,調動員工積極性和創造力,壓縮了項目研發時間,激發了創新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