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北京等提出本區域內達標時間表都劃定在2030年。
不過,真正要實施起來難度太大。原因是,PM2.5最主要的因素——燃煤難以降下來。比如國家煤炭十二五規劃提出,2015年煤炭消費總量是39億噸左右,但是根據國家統計局測算,2012年中國原煤產量為36.5億噸,增長3.8%。據中國煤炭經濟研究院測算,2012年前11個月,全國煤炭消費總量約37.2億噸,同比增長4.4%。
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秘書長駱建華指出,只以2012年煤炭消費量36億噸計算,到2015年,煤炭十二五規劃的39億噸煤炭指標就打不住了。“因為每年煤炭消費量是增加2億噸左右,要只增加一億噸,比較難!
大氣污染、水污染治理方案將相繼出臺
為進一步推動跨省份、跨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環保部正在擬定涉及19個省份的水泥、鋼鐵企業環保考核辦法,其中包括大氣污染治理項目投運率、機動車黃標車淘汰率和尾氣檢測率等多個指標,并爭取對空氣質量實施一票否決制。
環保部正在制定的考核辦法中,“規劃年度考核”與“終期評估結果”將向國務院報告,作為地方各級政府領導班子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實行問責制。對項目進展緩慢、大氣環境污染嚴重的城市,實施階段性建設項目環評限批。
根據了解,上述行動計劃屬于本屆新政府出臺環境治理措施的一部分,另外還有水污染治理方案,農村環境綜合治理方案等。在大氣治理方案完成后,水治理方案也將隨后啟動。
其中,大氣治理除了行動計劃以外,還有實施細則。和去年12月發布的《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一樣,本次行動計劃對重點區域實施不同的政策,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為重點。
具體措施包括,嚴格確定各省市PM2.5、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和揮發性有機污染物的下降比例,大幅消減各省市煤炭消費總量,取締城市燃煤電廠,對黃標車強行淘汰,對機動車強化年檢,對產能過剩行業加快淘汰力度等措施,對PM2.5的減排納入政績考核。同時各地將以天然氣等清潔能源來代替燃煤發電。
不同的是,《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中一些指標或將調整。目前國家發改委已與各個省市進行了協調,各地正在緊鑼密鼓地編制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方案,同時對污染源進行普查。河北、山西、北京等地均召開了相關會議。
其中,大氣治理除了行動計劃以外,還有實施細則。和去年12月發布的《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一樣,本次行動計劃對重點區域實施不同的政策,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為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