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都知道我國設有國家科學技術獎,每年有300多項成果通過層層選拔獲得獎勵。此外,還有不同部委、地方政府設立的獎項用來激勵創新。雖然有社會力量的補充,可在我國當前的科技創新獎勵結構中,政府力量還是更為突出。在國外,政府又是如何獎勵創新呢?
在美國,以總統名義設立的科技獎勵約10項,比如總統技術獎、美國政府創新獎、總統杰出青年科學家獎、總統綠色化學獎等,大都每年評1次,雖然獎金額度不是最高,但卻具有極高的影響力和權威性。此外,還有由國家部委、美國科學院、美國工程院、國家科學基金會等機構設立的政府科技獎,獎金從5000美元至50萬美元不等,其中有重要影響的獎項約30項。
俄羅斯獎勵創新更顯“鐵腕”。為促進科技進步,俄羅斯聯邦曾頒布過多項科技獎勵法令。俄羅斯國家級獎勵體系中共有3項大獎:國家科學技術獎、聯邦政府科技獎和聯邦政府青年學者科技獎。俄羅斯從1993年開始設立20項國家科技獎,在2004年將每項獎金額度從10萬盧布提高到500萬盧布。1995年設立的聯邦政府科技獎,每項獎金額度為100萬盧布。1994年設立的聯邦政府青年學者科技獎,每項獎金額度為最低工資標準的350倍。
德國1997年創設“未來獎”,又名“總統技術創新獎”,是德國技術與創新的最高獎項。該獎每年頒發1次,專門獎勵在技術、工程以及自然科學領域內的創新成就。卡爾·海茵茨·貝庫茨獎是德國聯邦教研部于2000年新設的政府科技獎,主要推動德國工業創新。
法國的獎勵體系屬于社會各個機構設獎、由政府集中管理的集中分散型體系。很多機構都委托法蘭西科學院管理和頒布獎金,包括科學院大獎和學科專業獎。科學院大獎指獎金在7000歐元及以上的科技獎,學科專業獎指獎金在7000歐元以下的科技獎。此外,根據1937年的國家法令,法國國家科研中心建立了“科學研究獎章”的獎勵制度,分為金質獎章、銀質獎章和銅質獎章,每年頒發1次。
日本的科技獎勵制度跟我國很像。日本不僅通過一系列科技獎勵條例、實施細則來規范科技獎勵,還通過立法方式對科技獎勵制度進行認可。日本中央政府科技獎主要由科技廳負責實施,主要包括國家表彰制度(含黃綬、紫綬、藍綬3種表彰)、勛章(分菊花章、旭日章、寶冠章、桐葉章)、賜杯(有金杯、銀杯、木杯三種)、位階(分16階)等。日本全國47個都道府縣都設有不同種類的科技獎勵與資助制度,其中最活躍的是以獎勵發明創造活動為主的科技獎勵。
印度政府部門設立的科技獎,基本交由各科技管理部門自己進行管理。從科技獎勵的名稱看,少數以機構命名,更多以著名人士(有些是贊助者)命名。印度有名的政府獎有巴哈迪納加爾科學技術獎、印度科學獎等。這些政府科技獎勵以基礎科學研究為主,在評審上較為重視科技人員所在科研機構的級別。
通過以上事實可以看出,雖然各國發展程度不同,獎勵方式也不同,但卻具有一個共同特征,那就是政府始終將科技獎勵作為一項基本的政府職能,以引導大眾創新,營造崇尚科學的氛圍。政府科技獎和社會力量科技獎并行存在、共同發展早已是國際通行做法,根據國家需要設立政府科技獎也是國際慣例。
- 香港理工大學陶肖明教授團隊《Nat. Sustain.》綜述:通過科技創新推進紡織品的生命周期可持續性 2022-12-28
- 廣東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納米科技創新研究院招聘信息 | 高分子、材料學、材料加工、化學、物理等相關專業 2021-08-05
- 《全國科技創新百強指數報告2020(企業、高校及研究機構篇)》在京發布 2020-06-02
- 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名單 | 趙東元、吳一弦、朱美芳、楊槐等獲獎 2021-11-03
- 科技部:獎勵論文發表將被處理 2020-09-30
- 科技部、基金委發布通知:不將論文發表數量、影響因子等與獎勵獎金掛鉤! 202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