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評出首屆國際科技合作獎
2008-03-27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
為表彰和獎勵在國際科技合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杰出外籍科技與管理專家,促進國際科技合作的進一步發展,加強科技創新工作和“四個一流”建設,擴大在國際科技界的影響,中國科學院于2007年首次設立中國科學院國際科技合作獎。經專家評審,中國科學院決定授予美國斯坦福大學國際研究所羅斯高(Scott Douglas Rozelle)教授和瑞士聯邦理工大學洛塔.雷(Lothar Reh)教授首屆中國科學院國際科技合作獎,并于3月26日舉行頒獎儀式。
知識創新工程實施以來,中國科學院的科技創新能力持續提高,國際影響日益擴大,主動與中國科學院開展國際科技合作的國外機構和外籍人員不斷增加。不少著名外籍科學家與中國科學院積極開展科技合作,在傳授科學思想、培養科技創新人才、促進雙邊或多邊戰略合作以及開展項目合作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設立中國科學院國際科技合作獎,表彰和鼓勵一批優秀外籍科技專家,對于進一步擴大中國科學院的國際影響、進一步提高國家科技界的國際地位、進一步激勵外籍專家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參與中國科學院的科研事業將會起到重要的作用。
中國科學院在獎項評審過程中堅持標準和明確導向。獎勵對象,第一要有助于發展新興學科領域;第二要有助于與世界一流科研機構及世界一流科學家建立穩固的戰略科技合作伙伴關系;第三要有利于我國新一代學術帶頭人、學術后代的培養;第四要有利于交流新的科學思想、新的儀器設備和新的創新資源;第五要有利于創造團隊合作的學術氛圍,促進具有原創性的科技成果產出。
羅斯高教授長期致力于農業經濟和農村發展研究,曾獲美國農業經濟學會終身成就獎。自1995年以來,羅斯高教授與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合作,致力于中國農業和農村發展問題的研究,在推進中國農業經濟和政策學科的學術研究、促進世界了解中國農村改革成就、培養我院的年輕科研骨干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
洛塔·雷教授是國際循環流化床技術開拓者。早在上世紀70年代洛塔.雷教授就訪問我國推動德國魯奇公司與我國的合作,特別是80年代以來,與我院過程工程所保持合作20余年。早期他為該所開展相關工作創造了條件,后期又積極促成中科院過程所與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瑞方將一整套工業規模循環流化床實驗裝置以政府贈予的方式無償贈給了過程所,為建設實驗和理論相互結合的研究平臺做出了重要貢獻,在國際學術界和工業界形成了廣泛的影響。
中國科學院將不斷提升國際科技合作的層次,采取多種形式面向國際科技前沿開展實質性的國際科技合作,為建設創新型國家不斷做出基礎性、戰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科技創新貢獻。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龍翔)
相關新聞
- 暫無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