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研究人員用嵌段共聚物成功制備一維膠束納米管
2015-12-09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隨著納米技術的發展,納米材料的制備仍然高度依賴于使用昂貴儀器和耗時的工藝。因此,必須開發新的納米材料制備方法。最近,臺灣國立交通大學的研究小組在制備聚合物納米材料領域取得了一項新的突破。由Jiun-TaiChen教授、博士生們(I-ChunYao和Ming-HsiangCheng)開發了一種新穎的溶劑退火模板納米浸潤(SAINT)的方法,其中嵌段共聚物膠束可以直接滲透到納米孔,成功制備一維膠束納米管。
嵌段共聚物膠束通常利用兩性嵌段共聚物在合適溶劑條件中形成。嵌段共聚物膠束的主要優勢在于其內在自組裝能力。通過改變環境參數,嵌段共聚物膠束的形態很容易被控制,適用于大面積加工。研究小組使用包含有序納米孔的陽極氧化鋁(AAO)作為模板。在這項工作中,研究者們將嵌段共聚物膠束和陽極氧化鋁模板制備相結合,制備一維嵌段共聚物膠束納米管。利用這個方法,其他種類的材料也可被引入到混合模板,如金屬、金屬氧化物或藥物。在加工技術中,一維納米結構甚至可以擴展到三維,制備出的獨立有序排列膠束納米管陣列可應用于傳感器、藥物輸送或者先進的過濾技術。
國家交通大學的研究人員已提出了一個初步的模型來解釋膠束納米管的形成機理。然而,許多問題仍需要解答。例如,金屬納米粒子如何引入到膠束納米管的機制仍需要進一步的研究。這項工作的第一作者I-ChunYao說,控制膠束的能力也可在微米尺度制造自組裝結構,這可能會有有趣的表面特性。因此,該研究小組將在不同長度尺度嵌段共聚物膠束自組裝領域,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天津大學/北京大學 Sci. Adv.:基于光子微球索引的高容量DNA數據存儲隨機訪問技術 2025-06-21
- 青科大李志波/劉紹峰教授團隊 ACS Catal.: 新型鉿金屬催化劑鏈穿梭聚合制備高熔點烯烴嵌段共聚物OBC 2025-05-11
- 暨南大學寧印教授 Angew:單晶顆粒內部微觀結構的空間調控 202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