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見到朱美芳的人,都很難把眼前這位獨立、優雅的女人跟“高分子材料”這樣的工科詞語聯系起來。但恰這個典型的工科詞語,貫穿了朱美芳整個的學術、職業生涯。
這位同時擁有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教育部長江學者、東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的科學家用事實證明:美麗與智慧這件事,是可以完美并存于一個女人身上的。
到第一線去
去紡織企業出差,幾乎每周都會出現在朱秀芳的日程表里。
她對一線企業有特殊感情,曾經的她,白天在纖維生產車間里給員工“講課”,晚上就在男女宿舍間的過道上打個地鋪睡覺。工廠歲月讓她學會了許多一線操作工藝,即便現在邀請方安排她住在賓館,朱秀芳也喜歡到車間里與技術人員交流,她說,許多研究靈感和技術想法,都是從一線技術工人那里獲得的。
大學畢業留校任教的朱美芳,在東華大學待了已經快30年了。從剛開始的輔導員,到1994年破格晉升副教授,1999年破格晉升教授,再到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系副系主任、系主任、材料學院院長助理、副院長,直至現在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她在纖維行業里浸潤了20多年,從分子層面上弄懂了纖維材料后,研究觸角也延伸到許多相關領域,從建筑材料到牙模器具再到宇航材料,許多都填補了國內空白。
她喜歡刨根問底,喜歡把學生往車間“趕”,更特別注重學術團隊的建立。在她的主導下,東華大學由材料、化學、環境、化工、紡織、機械等學科的學者聯合組成的科研團隊,在通用聚丙烯纖維材料的功能化和高品質化、熱塑性高聚物基納米復合材料的成纖技術、生物可降解與智能相變等纖維研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成果。用她研制的新型纖維制成的衣服,可望擁有許多特殊功能。

如今是化學纖維已改變了傳統概念和突破了傳統框架的時代。化纖產品不僅是紡織工業生產的主要原料,而且已經涉及醫療衛生、國防軍工、航天技術等高精尖領域,并在這些領域的發展中起到了關鍵作用。差別化纖維、高性能纖維以及特種纖維和材料的研發,使化纖應用領域越來越廣泛,涉及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這些都令朱美芳更加堅定了自己當初的選擇,捕捉纖維世界的趣與美,給她帶來了無窮的人生動力和職場樂趣。這幾年來,她頻繁奔赴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日本、德國、比利時、丹麥等地的大學交流訪問,與多位國際知名材料學家建立廣泛的互動與合作關系,交流女科技工作者自我成長的經驗,促進女科技工作者成長與發展。
為了材料科學的科普工作與促進女性發展工作,她還先后應邀在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中山大學、中國科技大學、鄭州輕工業學院等進行廣泛的學術交流,促進相關學科學生認識了解化學、高分子材料,積極參加“世界需要科學,科學需要后繼有人”科學啟蒙活動、中國未來女科學家活動。堅持每月一次對社會開放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成果展示室,激發中小學生對科學的熱愛。
- 南京大學張曄課題組 Sci. China Mater.:高吸附電化學纖維傳感器用于實時、準確檢測顱內一氧化氮 2024-02-05
- 中國先進纖維材料產業發展戰略研究 2020-11-04
- 科技部公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基礎材料技術提升與產業化”重點專項評審專家 2020-08-18
- 江南大學戴磊教授團隊:輕薄、柔性、高性能纖維素紙基電磁屏蔽材料系列進展 2024-09-03
- 聶雙喜教授 Nano Lett.:利用細胞壁納米工程構筑高性能纖維素摩擦電材料 2024-03-06
- 中國高性能纖維及其復合材料發展戰略研究 2020-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