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外專局和教育部正式公布了2017年度地方高校“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即“111計劃”)立項名單,全國共有21所地方強校獲批,這也是繼2016年15所地方高校首次入選后,再次有地方高校入選111計劃。青島科技大學“橡塑材料與工程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入選。
青島科技大學“橡塑材料與工程學科創新引智基地”負責人為李志波教授,主要以該校橡塑材料科學與工程山東省泰山學者優勢特色學科、材料科學山東省一流學科和橡塑材料科學與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學科平臺為依托,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立足學科發展前沿和地方經濟發展需要,重點圍繞多自由度、多尺度和多層次的復雜高分子體系;高分子表征新技術;功能高分子等方向開展理論及技術創新研究。
引智基地外方團隊由學校客座教授、法國科學院院士、德國科學院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學會會士PierreBraunstein教授領銜,目前團隊匯聚了來自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生物工程系TimmothyJ.Deming教授,韓國高麗大學化學與生物工程系JoonaBang教授等10余所國際知名大學和研究機構的10名國際頂尖專家。
“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簡稱“111計劃”)旨在推進中國高等學校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進程,該項目從2006年起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外國專家局聯合實施,瞄準國際學科發展前沿,以國家重點學科為基礎,從世界范圍排名前100位的著名大學及研究機構的優勢學科隊伍中,引進、匯聚1000余名優秀人才,形成高水平的研究隊伍,建設100個左右世界一流的學科創新引智基地。每一個“111計劃”引智基地的建設周期為5年,每年度支持經費不低于180萬元。
“111計劃“面向全國地方高等院校開放,而且經費不菲,勢必將促進入選地方高校的人才引進工作,一定程度上縮小與985高校等中央部屬高校的差距。2017年入選“111”計劃的地方高校名單如下:
2017年度地方高校新建學科創新引智基地(111計劃)名單 |
|||
序號 |
項目編號 |
基地名稱 |
依托單位 |
1 |
D17001 |
先進水泥基材料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
濟南大學 |
2 |
D17002 |
現代冶金與材料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
上海大學 |
3 |
D17003 |
新能源材料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
天津理工大學 |
4 |
D17004 |
橡塑材料與工程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
青島科技大學 |
5 |
D17005 |
綠色石油化工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
福州大學 |
6 |
D17006 |
質譜科學與儀器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
東華理工大學 |
7 |
D17007 |
綠色化學與電源材料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
河南師范大學 |
8 |
D17008 |
含氟新材料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
浙江師范大學 |
9 |
D17009 |
細胞凋控與分子藥物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
湖北工業大學 |
10 |
D17010 |
包蟲病防治一體化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
新疆醫科大學 |
11 |
D17011 |
肝臟損傷與修復基礎及臨床應用研究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
廣西醫科大學 |
12 |
D17012 |
綠色制藥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
浙江工業大學 |
13 |
D17013 |
早期生命與環境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
西北大學 |
14 |
D17014 |
菌類作物優質高產抗病種質資源的挖掘、創制及應用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
吉林農業大學 |
15 |
D17015 |
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
四川農業大學 |
16 |
D17016 |
中國南方喀斯特生態環境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
貴州師范大學 |
17 |
D17017 |
微納操縱與制造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
長春理工大學 |
18 |
D17018 |
微納器件與信息系統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
南京郵電大學 |
19 |
D17019 |
信息物理系統感知與控制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
20 |
D17020 |
基于物聯網技術的離散制造智能化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
廣東工業大學 |
21 |
D17021 |
先進光電子器件與系統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
- 中國高校“111計劃”評估結果出爐 | 9所高校優秀 2019-04-30
- 2018年度高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名單公布,62個入選! 2018-01-24
- 教育部擬開展26個學科創新引智基地(111計劃)評估工作 2017-01-20
- 東華大學舉行“纖維材料先進制造技術與科學創新引智基地”研討會 2015-06-02
- 教育部:關于申報2013年度“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 2012-06-20
- 教育部公布高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第二屆委員會委員名單 2012-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