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業大學高德青教授課題組:一種電子給體/受體“雙纜型(double-cable)”聚合物界面材料在有機太陽能電池中的應用
2017-12-28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異質結(bulk-heterojuntion)太陽能電池中光生激子的分離、電子與空穴的傳輸對于電池短路電流與填充因子至關重要。有效的激子分離與載流子傳輸要求光活性層中給體材料與受體材料具有納米級分離及穿插網狀結構。
南京工業大學先進材料研究院高德青教授課題組將給電子與吸電子能力匹配的結構單元進行有效地組合,電子受體苝經烷基鏈垂掛在電子給體芴-噻吩共聚鏈上,制備成一種電子給體/受體雙纜型(double-cable)聚合物。聚合物分子中苝單元π-π堆積形成電子傳輸通道,給體芴-噻吩共聚鏈形成空穴傳輸通道。將這個界面材料摻雜到P3HT:PCBM,提高了光活性層對太陽光的吸收,促進給/受體界面有效的激子分離;通過形成連續的穿插網狀結構,有效地提高了載流子的傳輸速率,由此提高了太陽能電池的短路電流,將光電轉化效率提高27.5%,達到4.5%,同時改善了電池的穩定性。
相關研究工作發表在Macromolecules期刊,該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項目的資助和支持。
論文鏈接:http://pubs.acs.org/doi/abs/10.1021%2Facs.macromol.7b01792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南科大何鳳教授、華科大邵明教授 Angew:新型柔性連接電子受體助力高性能可拉伸有機太陽能電池 2025-03-13
- 西工大劉劍剛教授團隊 AEM:控制第三組分分布實現高性能三元有機太陽能電池 2025-03-10
-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蔡平、華南理工大學薛啟帆 AFM:溶液加工的厚度不敏感陰極中間層在高效有機太陽能電池的研究進展 2025-01-08
- 武漢大學閔杰教授團隊《Chem. Mater.》:具有高電流、低非輻射復合損失的雙纜型聚合物受體 202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