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原提呈細胞的成熟(識別)、T細胞活化、增殖(活化)以及T細胞免疫應答(效應)是治療性腫瘤疫苗的三個關鍵階段。其中免疫佐劑在這三種過程中發(fā)揮極其重要的作用。機體受自然界病原體感染后能夠喚起強烈的免疫應答。因此“仿病原體”疫苗在細胞免疫抗腫瘤研究方面提供一種實際可行的研究策略。
受此啟發(fā),蘇州大學軟凝聚態(tài)物理及交叉研究中心張衛(wèi)東副教授等在前期研究中發(fā)現(xiàn)天然葡聚糖改性的CpG佐劑,在小鼠E.G7腫瘤疫苗模型里,通過激發(fā)自身免疫系統(tǒng),血液中六分之一的T細胞都是腫瘤抗原特異性CD8+T細胞,50%的小鼠可以完全治愈腫瘤(圖1, Bioconjugate Chem. 2017, 28, 1993)。
圖1 糖疫苗抑瘤效果: abd)免疫接種后小鼠體內(nèi)特異性CD8+T細胞的增殖情況。c)E.G7腫瘤模型的抑瘤曲線。e)接種70天后記憶性CD8+T細胞的比例。
未成熟的抗原提呈細胞(如樹突狀細胞和巨噬細胞)表面有多種模式識別受體(如CLR和TLR)。在前期工作基礎上,本研究工作結合該研究團隊開發(fā)的光誘導RAFT聚合(ACS Macro Letters. 2016, 5, 1278)和多巴胺化學,進一步發(fā)展一種綠色合成“仿病原體”疫苗的策略:即利用光誘導RAFT聚合對鄰苯二酚基團的耐受性,可控設計合成了含有鄰苯二酚和糖基團的共聚物,利用鄰苯二酚基團易氧化和高反應活性的特點,原位制備糖包裹的金納米粒子,同時將巰基功能化的免疫佐劑偶聯(lián)到金納米粒子,可控設計合成了含有glucose和CpG的糖佐劑@Au納米粒子。體外RAW-blue細胞實驗表明糖佐劑@Au納米粒子作為危險信號可以提高佐劑的活性。
圖2 糖疫苗抑瘤效果: a)免疫佐劑刺激抗原提呈細胞示意圖。b)刺激后Raw-blue細胞SEAP表達情況。
相關工作已發(fā)表在ACS Macro Letters. 2018, 7, 70上。論文的第一作者為蘇州大學碩士生文明,共同通訊作者為蘇州大學陳高健教授與蘇州大學張衛(wèi)東副教授。
論文鏈接:http://pubs.acs.org/doi/full/10.1021/acsmacrolett.7b00837
- 蘇大鐘志遠/鄧超、蘇大附一院朱曉黎 Nat. Commun.:腫瘤血管適應性、粘附性和可吸收性微球用于可持續(xù)的經(jīng)動脈化學栓塞治療 2025-07-09
- 常州大學王建浩教授團隊《Acta Biomater.》:藥物儲庫型聚合物納米膠束用于腫瘤長效治療的研究成果 2025-07-08
- 中山大學吳丁財/黃榕康/鄭冰娜/王輝團隊 Adv. Mater.:具有長駐留性的可注射多孔炭納米酶水凝膠實現(xiàn)腫瘤的協(xié)同治療 2025-07-04
- 東華大學沈明武/史向陽團隊 Bioact. Mater.:基于納米凝膠的治療型納米疫苗通過全周期免疫調(diào)節(jié)實現(xiàn)腫瘤的預防及直接治療 2024-09-25
- 長春應化陳學思/宋萬通研究員團隊 Nano Lett.:聚噁唑啉疫苗載體提升多肽抗原免疫效力 2024-08-30
- 清華大學杜娟娟/軍事醫(yī)學研究院楊益隆合作團隊 ACS Nano:一種激活兩條天然免疫途徑的無佐劑納米疫苗 2024-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