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聚苯胺/石墨烯復合電極材料由于其低成本、高容量以及優異的倍率性能等一系列優點,在超級電容器方面得到了廣泛的研究和應用,成為當下最熱門的電極材料之一。
近日,廈門大學材料學院白華副教授團隊系統研究了聚苯胺/還原氧化石墨烯(PANI/RGO)復合電極材料在超級電容器中的工作機理,首次揭示了PANI電化學降解對儲能的貢獻,闡明了此類復合材料高比電容的原因。
通常認為,在PANI復合材料中的RGO可以引入有利的微觀結構,提高電極的導電性,并為PANI的氧化還原中體積變化提供的緩沖空間,從而提高材料的倍率性能,減少等效串聯電阻,延長電極的循環壽命。然而,令人費解的是,在大量的文獻報道中,PANI(理論電容量740 F/g)與RGO(實測電容量220 F/g)復合后得到的材料的電容量可以遠遠超出計算出的理論比電容,通常可達800 F/g以上。而研究者們通常把其超高電容性能簡單歸因于高電容的PANI和RGO材料之間的協同效應,這反應出人們并沒有真正的理解PANI/RGO電極材料的電化學工作機理,同時也限制了聚苯胺/石墨烯復合電極材料的進一步發展。
白華團隊系統的研究了PANI和PANI/RGO復合材料在電化學測試過程中(?0.2 ~ 0.8 V vs. SCE)電化學性質和光譜的變化,證實了PANI在測試過程中降解產生了以羥基或氨基封端的苯胺寡聚物(HAOANIs)。通過計算,發現這些寡聚物的理論比電容可達1000 F/g以上。但是由于其低導電率很低,所以PANI降解會帶來很大的壓降,導致材料的電容無法發揮。然而,在復合材料中,RGO的高電導率提高了復合材料的導電性,使得HAOANIs能發揮出其高比電容的優勢。實質上,PANI/RGO復合電極在電化學測試過程中轉化為PANI/HAOANIs/RGO復合電極,從而體現出很高的比容量。
圖1. PANI/RGO電化學測試過程中苯胺寡聚物生成示意圖。
圖2. PANI降解以及降解產物的電化學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
同時,該課題組設計了一種活化方法,得到有高比電容和循環穩定性的PANI/HAOANIs/RGO復合電極,其在1.05 A/g的電流密度下電容量高達772 F/g,循環10000次后仍有91.7%的電容保持率,遠超文獻中報道的其他同類材料的性能。這項工作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們對聚苯胺降解的認識,對設計其他基于PANI的復合電極材料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這一成果近期發表在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上,文章的第一作者是廈門大學碩士研究生張勤娥。
論文鏈接: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7/ee/c7ee02018j#!divAbstract
- 北理工沈國震教授/李臘副教授、湖南工大許建雄教授 Adv. Mater.: 可植入式無線水凝膠超級電容器實現雙向神經調控 2025-04-24
- 西南交通大學魯雄團隊/浙江樹人學院姜麗麗團隊 Nano Lett:具有生物相容性、能“粘”在人體組織上的全水凝膠超級電容器 2025-02-08
- 蘭州理工大學冉奮教授團隊 Nat. Commun.:肝素摻雜導電聚合物 2024-12-07
- 南京大學王偉教授、王暉副教授團隊 Nano Lett.:光解耦單聚苯胺納米實體的電致變色動力學及原位形態演化 2025-01-16
- 江南大學王潮霞教授/滑鐵盧大學Yuning Li 教授 ACHM:溫度可視化太陽能面料 - 讓你在冬天保持舒適 2024-12-12
- 南科大王湘麟教授、陳柔羲副教授/天工大范杰教授:用于高性能電磁干擾屏蔽的核殼PANI/PVDF@PANI納米纖維復合膜 2024-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