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納米科學中心蔣興宇研究員課題組結合微流控和液態金屬開發了一種可大規模制造柔性電子器件的方法,通過絲網印刷、噴墨打印、微流道等方法能在各種基底材料上得到高導電、高彈性、高生物相容性的電路。該項研究將有望廣泛用于可穿戴設備、可植入器件以及柔性機器人等新領域的開發。相關研究成果“Printable Metal-Polymer Conductors for Highly Stretchable Bio-Devices”被iScience雜志于2018年6月14日在線發表。
液態金屬如鎵的合金在常溫下不僅自身具有流動性,電流也能在其中流動,是作為可拉伸器件和電路的理想材料。但是液態金屬具有巨大的表面能(難以鋪展),且其表面會自發形成的絕緣氧化膜,這就使得液態金屬在各種基底上的印刷一直是一個難題。為了克服液態金屬的表面能,并高效地破碎了液態金屬顆粒表面的氧化膜,蔣興宇研究員課題組使用液態金屬顆粒印刷-高分子澆注-高分子剝離的方法,得到了高導電,高彈性的液態金屬-高分子復合物。在該復合物表面,液態金屬的“島”分布在高分子的“海洋”中,液態金屬的“島”實現了與外部器件的連接;而在復合物內部,則是四通八達的液態金屬“河流”, 該河流保證了復合物的高導電性和高彈性。整個制備工藝可在室溫下進行,可避免高溫對高分子基底的破壞。
蔣興宇研究員課題組將該復合物印刷在彈性的硅膠基底上制成高彈性的電路,該電路在極端的應變條件下(>500%)也不會失效。他們也將復合物印刷在乳膠手套上制成鍵盤手套,該手套不僅能監控手部動作,而且能實現字符的輸入。蔣興宇課題組進一步將該復合物制成電轉染的生物電極,實現了活細胞基因的高效轉染。該項研究將有望大大增加電路的彈性,降低柔性可拉伸電路的制造成本,還將促進可穿戴設備、可植入器件以及柔性機器人等新領域的開發和應用。
該項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等項目的支持。
論文鏈接:https://www.cell.com/iscience/fulltext/S2589-0042(18)30068-3
- 華科大吳豪等 Sci. Adv.:可重復使用柔性電子系統用于醫療健康監測 2025-06-26
- 南開劉遵峰教授課題組招收2026年入學推免碩士、直博生等 - 材料學、化學、高分子、生物學、紡織與纖維、計算模擬、電子信息... 2025-06-13
- 南開大學劉遵峰教授課題組招收博士生(2025年入學)、師資博士后等 - 材料學、化學、高分子、物理、生物學、紡織與纖維、金屬、計算模擬、電子信息等 2025-04-17
- 西南交通大學魯雄團隊/浙江樹人學院姜麗麗團隊 Nano Lett:具有生物相容性、能“粘”在人體組織上的全水凝膠超級電容器 2025-02-08
- 之江實驗室馬志軍、清華危巖《Adv. Mater.》:具有長期生物相容性的可植入生物電極 - 液態金屬柔性纖維織物 2025-01-15
- 無線植入設備實現腦腫瘤精準治療 - 中山大學徐炳哲團隊突破膠質瘤治療難題 2024-12-15
- 北師大汪輝亮教授課題組 AFM:基于部分水解聚丙烯腈制備具有形狀記憶效應和超高彈性模量的非芳香室溫磷光水凝膠 2025-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