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研究出環保生產玻璃紙粘膠絲方法
2009-02-16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玻璃紙、粘膠絲應用廣泛,可它們一直是以高污染粘膠法生產出來的。武大化學學院的張俐娜教授,經過10多年努力,在纖維素新溶劑以及新型纖維素絲的研究上取得重要成果,有望解決高污染問題,同時大大縮短生產周期。該項科研成果日前獲得了省2008年科技發明獎一等獎。
粘膠絲在生產過程中,首先要將原材料纖維素溶解。傳統方法采用高溫溶解,將纖維素先后放入氫氧化鈉和二硫化碳溶液里加熱處理,十幾個小時才能溶解,整個粘膠絲生產周期在一周左右,而且二硫化碳是高污染原料,難以回收。目前,世界上粘膠絲和玻璃紙的年產量大約300萬噸,中國約占一半。由于海內外市場需求量大、利潤高,我國的生產廠家數量持續增長,環境污染問題不容忽視。
10多年前,張俐娜教授和她指導的博士生開始研究這一領域的“綠色制造”方法。課題組采用最普通和經濟的氫氧化鈉和尿素水溶液作為纖維素溶劑,預冷到-12℃后,可在2至5分鐘內迅速溶解纖維素,制出透明的纖維素溶液,并成功生產出新型再生纖維素絲,整個生產周期僅8小時。這種新型低溫溶解技術不僅突破了傳統方法必須加熱的限制,而且無揮發物產生,廢液容易回收,尿素可循環使用。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蔚藍)
相關新聞
- 江南大學高衛東教授團隊在纖維基人工肌肉的新進展:分級纖維體結構設計與拓撲編織的可擴展濕響應智能紡織品 2021-11-09
- 生物基纖維技術將成2014年化纖業大亮點 2014-02-19
- “合成酯類潤滑材料和粘膠紡絲無害化工藝”項目通過驗收 2013-07-18
- 中科院化學所與山東濰坊恒聯玻璃紙有限公司簽訂全面合作框架協議 2013-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