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帶系的近紅外聚合物極易造成激子結合能高、光生激子解離困難,這是阻礙近紅外光敏晶體管性能提升的主要障礙,F有技術中通過構建基于溝道傳輸層/體異質結層的雙層器件是攻克該難題的有效策略之一。然而,在溶液法制備雙層有機薄膜器件時,兩層薄膜容易發生界面互溶,造成體異質結層中的受體相溶解進入溝道傳輸層并且隨機分布,導致器件的開啟電壓和關態暗電流等性能參數難以改善。如何控制互溶界面中受體相的分布,是雙層聚合物器件領域的重大挑戰之一。
圖1 器件結構、分子式和轉印成膜流程圖
圖2 互溶界面和轉印界面對比
圖3 原位拉曼光譜和UV吸收光譜證明擴散界面層
圖4 PDPP3T/PDPP3T:PC61BM器件蒸汽退火前后電學性能性能對比
圖5 PDPP3T/PDPP3T:PC61BM器件蒸汽退火前后響應速度對比和退火條件優化
該工作是團隊近期關于受體相調控光生電子增強光探測器件性能相關研究的最新進展之一。近幾年,團隊利用金屬納米粒子中的空穴釋放與受體相中光生電子復合的工作機理,提升了有機探測器件綜合性能(ACS Photonics,2018,5,4650-4659);利用能級梯度減少光生電子在受體相中轉移過程的能級差,增強了光探測器件的響應速度(Org. Electron.,2020,86,105883);通過光-電雙控操作來驅動光生電子在受體相中的捕獲和釋放行為,極大提升了光敏晶體管響應速度(J. Mater. Chem. C,2019,7,4725-4732);改變聚合物光敏晶體管中受體相摻雜濃度,揭示了光生電子運動機理(J. Mater. Chem. C,2020,8,12284-12290)。
原文鏈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28922-4
- 南工大趙懷霞教授、王楊鑫副教授 ACS AMI:面向智能窗的自清潔自修復節能型VO2雙層薄膜 2025-05-23
-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曹長勇課題組:主動應變下雙層膜結構的彎曲行為調控 2019-05-05
- 意美聯合研發高效有機發光敏晶體管 2010-06-09
- 吉林大學姜世梅教授團隊 JACS:基于超分子-共價協同策略構筑高性能單組分膠黏劑 2025-06-29
- 西華師范大學劉琦課題組 CEJ:無引發劑太陽能光聚合制備高性能、寬環境適應性和可回收水凝膠傳感器 2025-06-26
- 武漢紡大徐衛林教授、陳鳳翔教授/浣江實驗室王凱教授、孫書劍教授 Mater. Today 綜述:高性能纖維材料引領空天應用新時代 2025-06-25
- 東華大學俞建勇院士/李發學教授/高婷婷副教授 ACS Nano:用于大規模、低成本、高效太陽能海水淡化蒸發器的全纖維素基芯吸織物 2025-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