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分子寫神奇——高分子科學家吳奇教授專訪
2004-10-21 來源:中國科技大學新聞網
中國院士仍需努力
劉:中科院院士是中國最高學術榮譽稱號,近來院士水平的下降引起一些議論,有些觀點認為有些院士水平并不比境外助理教授水平高。您早在1999年已經當選為美國物理學會會士,這是對您學術水平更為權威的認可。促使您參選院士的原因是什么?院士增選變成競選也受到關注,請問您遞交申報材料之外,是否考慮過想過適當活動以免吃虧?
吳:當選院士后更加自由,我想說什么話就可以說;看到不滿意的或有什么想法,顧忌也少了。自由真的很寶貴,可能很多人無法理解。自由并不簡單,在公司工作你能隨心所欲?除非不想要工作。這就是在大學工作的好處,金不換!有多少人在北美得到了真正的自由?
中科院院士是榮譽,不應和很多東西掛鉤,正因為國內院士和太多的利益掛鉤,才造成了困擾。整體上說,我認為國外說這種話的人士不太公平。首先,老一輩的科學貢獻可能不如美國同行,但他們為中國培養了大量人才,為中華民族作出了極大的貢獻,否則中國很多學科可能是空白。例如高分子學科許多過世的學者,沒有他們,中國當初就沒有這個學科。單純以科學貢獻衡量他們不公平。其次,學術條件也不一樣。哈佛大學副教授可能比國內很多教授好得多。中國評選院士,要看對中國科研、教育、經濟以及國防的貢獻,不單是學術水平。這和美國不同,美國評選院士純粹看學術,這只是我個人的觀點,也許不對。我的心中,對那些老一輩科學家充滿了尊重,不能以今天的觀點看當年,他們當年在國外放棄了多少條件回家,比今天要難得多。今天我們都不愿意放棄條件回家,他們要放棄困難得多。
國內的條件限制,可能國外并不了解,遴選院士只能看學科的相對水平,只要他在國內學科水平是較好的,這無可厚非。在美國也一樣,哈佛大學教授水平多高,CalTech化學系不是美國科學院院士的都是少數,但不能要求其它美國大學都不選教授了,采取同樣標準。
我不否認我們的差別,我很清楚自己的地位,在國際上真正的一流相比,我至多算二流。整體而言,中科院院士和美國科學院以及蘇聯科學院院士相比, 還有很大差距。
劉:您曾經送給復旦大學江明教授一個條幅“江上清風,山間明月”,把他名字嵌入其中,您的網頁上背景也是書法,看來您喜歡書法與文學。您都有那些業余愛好,
吳:那是我是在深圳買的,后來掛在我辦公室,發現這里頭正好包括他的名字,江明教授到我這里來,我就把這個送給他。我確實喜歡書法,但沒有時間去寫,如果空閑點,我會撿起來,這跟我在中學工作有關,經常要和學生寫橫幅、標語和大字報。反正是瞎弄,我很喜歡。我也很喜歡雕刻,家里有全套工具。
你提到江明教授,這是我非常感激的一位老師。江老師對我有長期的幫助和合作,他對我,是良師益友。我很感激他。我們的合作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我更看重獲得這個獎,這比評選院士要難。這個獎項評選,政治、人事因素相對更少,純粹是看重工作。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chen)
相關新聞
- 吳奇院士主講《大分子溶液》講習班將于2021年7月9-17日在成都舉辦 | 第二輪通知 2021-06-18
- 吳奇院士主講《大分子溶液》講習班將于2021年7月9-17日在成都舉辦 2021-04-20
- 中科大研討會(高分子專題)第二輪通知(5月18-19日)| 吳奇院士提議舉辦 2019-04-24
-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期刊創新獎開放提名 2021-11-10
- 高分子科學家王洪學博士當選美國化學會會士 2017-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