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甘氨酸蛋白(glycine-rich protein, GRP)是一類重要的生命蛋白,在細胞的支撐結構和蛋白質相互作用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GRP中甘氨酸殘基以重復的諸如GGGX和GGXXXGG(G為甘氨酸,X為其它氨基酸)等序列的形式存在,并不存在較長的甘氨酸均聚段,因此,構成GRP的多肽可被視為甘氨酸的無規共聚物。氨基酸-N-羧酸酐(NCA)的開環聚合是人工合成多肽的重要方法,然而甘氨酸-NCA(Gly-NCA)位阻小,反應活性較高,與其它氨基酸-NCA反應活性差異大,在共聚時會優先聚合生成溶解性差的PGly沉淀出來。因此,甘氨酸無規共聚物難以通過Gly-NCA共聚的方式合成。
針對以上問題,浙江大學凌君教授團隊設計合成了一種甘氨酸-N-硫代羧酸酐(Gly-NTA)單體,成功實現了該單體與其它NCA或NNCA的共聚,合成了一系列分子量分布窄、分子量可控的富甘氨酸無規共聚物(圖1);核磁共振氫譜(圖2B)、核磁共振碳譜(圖2G)、DOSY核磁譜圖(圖2C)、SEC(圖2D)、MALDI-TOF MS(圖2E&2F)等測試結果表征了產物的無規結構。得到的共聚物具有較好的溶解性,可在DMAc、DMF、HFIP等有機溶劑中溶解,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共聚動力學結果表明Gly-NTA與肌氨酸-NCA(Sar-NCA)和芐氧羰基-L-賴氨酸-NCA(zLL-NCA)具有相似的反應活性。該工作以“Glycine N-Thiocarboxyanhydride: A Key to Glycine-Rich Protein Mimics”為題發表于ACS Macro Letters 2023, 12, 1466-1471,DOI: 10.1021/acsmacrolett.3c00491。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嘉興學院科技啟動項目的資助。
圖2 甘氨酸-肌氨酸共聚物的表征
圖3 富甘氨酸共聚物的性質研究
原文鏈接:https://pubs.acs.org/doi/epdf/10.1021/acsmacrolett.3c00491
下載:Glycine N-Thiocarboxyanhydride: A Key to Glycine-Rich Protein Mimics
- 中山大學黃漢初課題組 Angew:首例控制硫自由基的SRAFT聚合技術 2024-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