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生物體系通過連續對稱性破壞以及反饋調節機制,實現復雜、可控的運動機能。設計制備具有智能驅動、自動控制功能,且能夠自發持續運動的軟體機器人仍是該領域的挑戰性難題,其難點在于難以復制生命體中的生物響應、神經控制、自我調節等特征。目前,大多數軟體機器人通過動態外界刺激操控對稱性破壞與回復,實現定向持續運動。一些軟體機器人依靠自遮擋效應、震蕩化學反應形成反饋回路,實現驅動、運動的自動控制;但是,這些運動通常是震蕩模式,設計具有平穩、自發、持續運動能力的軟體機器人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相對于幾何結構的重要性,軟體機器人拓撲結構在驅動控制以及自發運動中的作用少有涉及。
近日,浙江大學鄭強教授、吳子良教授與南方科技大學洪偉教授以響應性水凝膠制備具有不同拓撲結構的軟體機器人,實現了靜態光照條件下的自發持續運動。研究表明拓撲結構增強了局部變形的關聯性,纏繞關聯的自遮擋效應以及旋轉運動的自相似性共同賦予拓撲機器人自我調節功能,從而實現靜態刺激下的自發持續運動。
作者利用各向異性水凝膠制備了不同繩結結構的拓撲機器人,包括圓環、三葉結、五葉節、所羅門結(Solomon link)、大衛之星結(Star-of-David link),在靜態光照下實現了持續的滾動(rolling)、旋轉(rotation)等運動。研究了繩結尺寸、手性以及光照強度、方向等因素對拓撲機器人運動機能的影響規律。通過理論模型進一步證實,該自我調節的運動機制源于拓撲結構誘導的預應變、快速可逆的形狀變化以及自遮蔽效應的協同作用。此類拓撲機器人可用于執行特定任務,如旋轉齒輪、物品輸運等。
圖1.圓環凝膠機器人在靜態及動態光照下的連續運動。
圖2. 三葉結拓撲機器人在靜態光照下的連續運動。
圖3.多種繩結軟機器人的自發持續運動。
論文信息:
Qing Li Zhu, Weixuan Liu, Olena Khoruzhenko, Josef Breu, Wei Hong, Qiang Zheng, Zi Liang Wu, Animating hydrogel knotbots with topology-invoked self-regulation, 2024, 14, 300.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3-44608-x
- 中南民大張道洪/許澤軍團隊 AFM:用于防偽的刺激響應性可回收室溫超長磷光(RTP)聚合物 2025-07-15
- 西南交大魏桂花團隊 AHM:基于小球藻水凝膠的光響應性供氧系統促進面神經損傷修復-M1/M2型巨噬細胞與施萬細胞的交互作用 2025-06-10
- 東華大學史向陽教授團隊:外泌體包裹的響應性樹狀大分子納米凝膠可實現急性肺損傷的免疫調節和抗氧化聯合治療 2025-05-15
- 蘭州理工大學牛小慧/王坤杰團隊 ACS Nano: 內含界面電場的手性多糖水凝膠材料 2025-07-14
- 常州大學王建浩教授團隊 IJBM:負載魚腥草囊泡的微環境響應膠原水凝膠治療糖尿病傷口的研究成果 2025-07-14
- 中南民大張道洪教授/姜宇教授團隊 Macromolecules 封面論文:超支化結構調控微相分離構建高強韌水凝膠 2025-07-12
- 西安交大郭保林教授、憨勇教授、趙鑫副教授團隊 NSR:在耐藥細菌感染的運動部位創面全過程管理上取得新進展 2025-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