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曲和螺旋聚合物纖維已被證明是一種制造人造肌肉的簡單方法。先前的自螺旋方法僅限于制備低彈簧指數的肌肉。若制備大彈簧因子肌肉或者紗線,必須將纖維纏繞在芯軸上。然而芯軸隨后需要被移除,從而產生多余的廢料,極大增大了制備難度和成本且限制了工業化生產。該無芯軸制備大彈簧因子肌肉的方法,打破了這一困局,在無需芯軸的條件下實現彈簧因子可調可控,極大降低生產成本,為大規模產業化人工肌肉提供了高效經濟的新方法。
圖4. 大彈簧因子人工肌肉的多樣化應用。
該項工作顛覆了當前對必須依靠芯軸才可制備具有大彈簧因子人工肌肉的認知,為大規模高效經濟產業化大彈簧因子人工肌肉提供了新方法。同時,單根肌肉纖維長度方向彈簧因子可調為實現機器人復雜運動和開發新的運動模式提供了新的設計思路。該工作以“Mandrel-free fabrication of giant spring-index and stroke muscles for diverse applications”為題發表在《Science》上(Science 387, 1101-1108, 2025)。Mengmeng Zhang研究員是文章的第一作者,Shaoli Fang 教授和Ray H. Baughman院士是文章的通訊作者。該無芯軸人工肌肉制備技術及相關機器人和智能織物應用已經申請美國專利。該文章入選當期Science期刊亮點文章,同期發表在《Science》長評論文章“Ply for a large stroke”(Science 387, 1038-1039, 2025)對該團隊的研究成果進行了專題總結和未來展望。
原文鏈接: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r6708
下載:Mandrel-free fabrication of giant spring-index and stroke muscles for diverse applications
- 廣東工業大學邱學青教授/朱東雨副教授 Small: 基于木質素微觀結構調控構建全生物質基大裂紋自修復人工肌肉 2025-04-18
- 南開大學劉遵峰教授課題組招收博士生(2025年入學)、師資博士后等 - 材料學、化學、高分子、物理、生物學、紡織與纖維、金屬、計算模擬、電子信息等 2025-04-17
- 武漢大學常春雨教授課題組 Nat. Commun.:具有突跳失穩特性的氣動水凝膠人工肌肉 2025-04-10
- 江南大學魏取福/呂鵬飛團隊《Adv. Funct. Mater.》:具有Janus潤濕性的動態可調亞環境日間輻射冷卻超織物 2023-04-30
- 杭電張鑒研究員團隊 Small:具有納米級高分辨率、動態可調的水凝膠基超表面 2022-10-30
- 南京林業大學付宇教授和哥廷根大學張凱教授團隊 Nano Lett.:動態可調的輻射制冷納米纖維素氣凝膠用于節能房屋 2022-05-09
- 江南大學王潮霞教授/滑鐵盧大學Yuning Li 教授 JMST:創新可穿戴技術-傳感和能量收集的智能織物 2024-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