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要真正超越傳統(tǒng)科學強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2010-02-11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中國科學技術部所屬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簡稱中信所)最新完成的一項軟科學課題研究結果顯示,盡管中國的科學實力已大幅提升,從2002年在主要國家中排名第7上升到2006年排名第4,但中國科學在世界上的影響力仍然不高,在19個主要國家中排名第13。“中國要真正超越傳統(tǒng)科學強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中信所在這份《中國在世界科學中的地位和影響評估》研究報告中提出,總的來看,2002-2006年間,美國的科學實力傲視群雄,是科學實力上的超級大國。日本、德國、中國、英國科學實力位居美國之后,屬于科學實力上的“多強”。
中國的科學實力能進入“多強”的主要原因是中國的科學投入較大,在13個主要國家中一直排名第3。中國科學對技術的促進作用(專利產出)進步較快,從2002年名列第12位上升到2006年的第8位,科學產出從2005年的第11名上升到2006年的第10名,科學投入和產出的增加是中國科學實力由2002年的第7位升至2006年第4位的主要原因。而中國科學產出和科學基礎條件上仍很落后,在13個主要國家中一直排名靠后,這說明中國的科學實力還只是屬于潛力型,實際能力還不高。
《中國在世界科學中的地位和影響評估》通過獲得國際權威科學大獎情況、成為國際權威科學院會員情況、SCI(科學引文索引)論文被國際引用情況等三方面指標,對中國科學在世界上的影響評估進行研究,結果表明,中國的科學影響仍然不高,在19個主要國家中排名第13。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中國科研成果雖然數(shù)量上已經上去,甚至超過很多傳統(tǒng)科學強國,但在質量上要超越這些國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中信所在這份《中國在世界科學中的地位和影響評估》研究報告中提出,總的來看,2002-2006年間,美國的科學實力傲視群雄,是科學實力上的超級大國。日本、德國、中國、英國科學實力位居美國之后,屬于科學實力上的“多強”。
中國的科學實力能進入“多強”的主要原因是中國的科學投入較大,在13個主要國家中一直排名第3。中國科學對技術的促進作用(專利產出)進步較快,從2002年名列第12位上升到2006年的第8位,科學產出從2005年的第11名上升到2006年的第10名,科學投入和產出的增加是中國科學實力由2002年的第7位升至2006年第4位的主要原因。而中國科學產出和科學基礎條件上仍很落后,在13個主要國家中一直排名靠后,這說明中國的科學實力還只是屬于潛力型,實際能力還不高。
《中國在世界科學中的地位和影響評估》通過獲得國際權威科學大獎情況、成為國際權威科學院會員情況、SCI(科學引文索引)論文被國際引用情況等三方面指標,對中國科學在世界上的影響評估進行研究,結果表明,中國的科學影響仍然不高,在19個主要國家中排名第13。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中國科研成果雖然數(shù)量上已經上去,甚至超過很多傳統(tǒng)科學強國,但在質量上要超越這些國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lián)網上發(fā)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MIT研制出新型高強度/高韌性納米纖維 性能超越“凱夫拉” 2018-01-06
- 國外專家預測中國2020年可能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科研產出大國 2010-04-19
- 美研究人員稱中國納米技術迅速發(fā)展 將超越美國 2008-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