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大學校長的去行政化實驗
2010-03-05 來源:中國青年報
當校長這么久,沒臉去做學術報告
在他原來任職的中國科技大學也一直在盡力捍衛去行政化。最鮮明的例子就是,在中國科大,有的校領導始終沒有評上教授。學校一直堅持,教授是學術稱號,一定要搞學術的人才能評教授。領導職務再高、再出色,也不能當教授。
中國科大的后勤、人事和科研處長,都是業務骨干競聘上崗!盀槭裁匆?因為體制是這樣的。”朱清時很理解骨干們的苦衷。在現行體制下,如果是純粹的教授,沒有任何行政職務,就是一個簡單的組織會議,只能讓學生跑腿,沒有任何公共資源可以利用。反之,如果是處長,有很多公共資源可以用,還可以用權力得到很多東西。
“很多搞業務的人追求這種東西。根本原因就是我們的評價標準,不是看業務好到什么程度,而是看權勢大到什么程度!彼f。
朱清時最早在國內組織綠色化學國際會議,并一直擔任主席。前些年,他一直都在會上做主題報告。去年這個會議在中國召開,請他做報告。朱清時回絕了,理由很簡單:自己當校長這么久,離學術很遠了,沒臉去做報告。對方不這樣認為,說朱校長不去就是不給面子。為這個問題,兩人爭執了很長時間。
最后,朱清時用這個理由去說服對方:“這是一種落后的價值標準:開會一定要權力最大,地位最高的人講話,而不是看誰的講話最精彩。我們要改變過來,讓最有資格的人去講。而我現在就適合在下面聽講,幫你們找錢,為你們服務。不要一說院士就了不起,要轉變這樣的觀念,我們的學術才真正有希望。這也是我們去行政化的最主要的原因。教授治校,學術至上,這是辦大學的必由之路!
在朱清時看來,搞學問跟梅蘭芳唱戲是一樣的。梅蘭芳的戲唱的好,是多年一直琢磨,學習別人的長處,最后到了頂峰。因為那時劇團的所有人都為他唱好戲服務。后來風氣變了,整個劇團崇尚行政權力,靠行政權力運轉,而不是唱功有多好,梅蘭芳唱的就沒有過去那么好了。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學校。如果都去崇尚權勢,學問就不可能做到最佳。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張立群院士任華南理工大學校長 2022-08-27
- 俞建勇院士任東華大學校長 2019-08-20
- 清華大學教授張希院士任吉林大學校長 2018-12-13
- 一個副處長,20個博士、副教授去爭 教育去行政化迫在眉睫 2015-03-09
- 清華北大綜改方案獲批 高等院校改革正式啟動 2014-12-17
- 中科院逐步推進研究所去行政化 完善院士增選計劃 2014-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