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裂解爐管強化傳熱技術獲中石化集團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7-09-14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
由中科院金屬所發明的“乙烯裂解爐管強化傳熱技術”,在中石化乙烯裂解爐管中的推廣應用獲得成功,近日獲得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2006年度科技進步一等獎。
該技術在中石化系統乙烯裂解爐中進行了十余年的工業試驗和推廣應用,結果表明,如在中石化系統全面推廣該技術,可獲得如下經濟效益:提高乙烯生產能力7%以上,每年可多產70萬噸乙烯,創純利20億元;提高乙烯收率0.6%以上,每年可節約原料油17萬噸,價值十多億元;降低爐管外壁溫度20~50℃,大幅度延長了爐管使用壽命,減少了大修次數,可節約維修成本數億元;明顯減少裂解爐管結焦傾向,延長二次燒焦的時間間隔,減少燒焦費用上億元。
由于該技術具有十分顯著的經濟效益,2005年對該技術進行鑒定時,中石化集團作出決定:2005年以后新上的乙烯裂解裝置和對老爐子進行大修都必須采用該技術。截止目前,中石化集團已有100多萬噸乙烯裝置使用了該技術。預計今后5~6年內,全國800萬噸乙烯裝置將全部采用該技術。
該技術已獲得中國、美國和歐洲的發明專利,日本專利尚在審查中。國際上乙烯裂解裝置最大生產商Lummus公司現正與中石化談判轉讓和代理推廣該技術。這將打破中石化系統長期引進國外技術的局面,首次實現與國外大集團談判出口我國自主產權的技術。
乙烯裂解爐管強化傳熱技術不僅可以用于乙烯裂解裝置,還可以用于各種管式加熱爐,如煉油工業中的各種加熱爐,各種輸氣、輸油管線加熱爐和各種高壓鍋爐等。
該技術在中石化系統乙烯裂解爐中進行了十余年的工業試驗和推廣應用,結果表明,如在中石化系統全面推廣該技術,可獲得如下經濟效益:提高乙烯生產能力7%以上,每年可多產70萬噸乙烯,創純利20億元;提高乙烯收率0.6%以上,每年可節約原料油17萬噸,價值十多億元;降低爐管外壁溫度20~50℃,大幅度延長了爐管使用壽命,減少了大修次數,可節約維修成本數億元;明顯減少裂解爐管結焦傾向,延長二次燒焦的時間間隔,減少燒焦費用上億元。
由于該技術具有十分顯著的經濟效益,2005年對該技術進行鑒定時,中石化集團作出決定:2005年以后新上的乙烯裂解裝置和對老爐子進行大修都必須采用該技術。截止目前,中石化集團已有100多萬噸乙烯裝置使用了該技術。預計今后5~6年內,全國800萬噸乙烯裝置將全部采用該技術。
該技術已獲得中國、美國和歐洲的發明專利,日本專利尚在審查中。國際上乙烯裂解裝置最大生產商Lummus公司現正與中石化談判轉讓和代理推廣該技術。這將打破中石化系統長期引進國外技術的局面,首次實現與國外大集團談判出口我國自主產權的技術。
乙烯裂解爐管強化傳熱技術不僅可以用于乙烯裂解裝置,還可以用于各種管式加熱爐,如煉油工業中的各種加熱爐,各種輸氣、輸油管線加熱爐和各種高壓鍋爐等。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相關新聞
- 暫無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