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十名副教授、教授競聘學校的一個處級崗位,許多有潛質的青年科學家剛剛嶄露頭角就成了所長、院長……近年來,官本位思想在科技界日益泛濫,“研而優(yōu)則仕”的現(xiàn)象日益突出。
“項目越來越多,成果越來越少;論文越來越多,創(chuàng)新越來越少;教授越來越多,大師越來越少。”這種科學界流行的說法,清晰地反映出目前科技體制過度行政化的嚴重問題。科學家頭頂?shù)摹肮倜薄痹絹碓蕉啵墒钦嬲袆?chuàng)造力的科研成果難見增加。
有報告顯示,近十年來中國出產的科研論文數(shù)量增長了3倍,中國科研人員每年發(fā)表的科研論文數(shù)量僅次于美國,位居世界第二。雖然論文發(fā)表的數(shù)量在世界范圍內“獨占鰲頭”,但與之共生的,卻不是發(fā)明專利技術的暴增,而是論文造假丑聞的層出不窮。而這背后也有不少戴著“官帽”,或者想戴“官帽”的“學術造假帶頭人”的身影。
一旦科學家們一心只想向上爬,朝著升官發(fā)財?shù)摹板X途”邁進,自然無暇顧及清貧寂寞的科學研究事業(yè)。在“官本位”思想的影響下,科學家們變得“不純粹”“不真實”也就不足為奇了。梅貽琦老先生的名言“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如今也變了味兒,“大師”越來越少,“大官”倒是越來越多。
為何在權力的誘惑面前,科學總是無奈地處于弱勢地位?從一些細微之處,就可以一窺端倪:“當了官,就會有很多行政資源,就有了工作交流平臺,這就衍生出很多東西,也能夠換取學術資源;查一下中國的科研項目,幾乎都是單位領導,或者是主管領導項目最多;現(xiàn)在不少評獎,評委已經(jīng)形成一個圈子,評委們交換資源也不是什么秘密,今天評審我,你關照。明天評審你,是領導自然會受關照。”當“官”所能夠換來的種種好處實在是言之不盡。
在看得見的好處面前,要讓科學家“守住陣腳”,耐住寂寞,不往“官”那邊擠,需要一減一增雙管齊下。一方面,必須盡快讓高校去行政化,建立以學術為核心而不是以行政為中心的學術教研體系,減少高校里“官”們所能掌握的資源,減少當官的好處,釜底抽薪讓高校里“官”們的吸引力減弱。
另一方面,要增加做學問搞科研的吸引力。必須有各種制度保障做依托,福利、職稱、待遇等方面一定要跟上。真正潛心做學問、搞科研的人才,就應該給他寬松自由的發(fā)展空間。
學術和做官兩者之間必須有一定的界限,因為很難既做著“大官”,又成長為著作科研成果迭出的“大師”。“讓行政的歸行政,讓學術的歸學術”方為解決“研而優(yōu)則仕”的治本之策。
- 南京大學成義祥教授等 Angew:原位光聚合手性共組裝液晶剛性網(wǎng)格發(fā)光體應用于CP-EL的EMLs材料 2025-07-15
- 濟南大學王鵬/浙理工孟垂舟等 AFM:具有高響應速度與高穩(wěn)定性的柔性溫度傳感器 2025-07-15
- 湘潭大學徐圣教授課題組 CEJ:碳微球改性MXene - 一種同時增強聚乳酸材料的阻燃、抑煙和導熱性能的高效雜化阻燃劑 2025-07-15
- 港中深唐本忠院士/河大師冰洋教授/王杰菲副教授 Angew:新型近紅外AIE用于阿爾茨海默癥的體內診療一體化 2022-11-12
- 諾貝爾化學獎大師:保持好奇心 功夫在考試外 2017-02-27
- 人民日報:培養(yǎng)世界級大師向短期功利主義說“不” 2015-11-20
- 西工大官操團隊《Small》綜述:3D打印石墨烯基超材料的最新發(fā)展和應用 2023-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