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大學”成功的條件
2010-09-10 來源:科學時報
不久前,中國第一所以“開放大學”命名的新型大學——上海開放大學正式掛牌。校長張德明介紹說,上海開放大學既是一個辦學實體,也是一個各級各類成人教育與培訓資源的整合平臺。其基本架構設想是:依托上海遠程教育集團已經整合完備的上海電視大學、上海教育電視臺、上海電教館、上海電視中等專業學校等教育文化資源,同時融合各區縣業余大學、社區學院、電視大學分校和行業職工大學,作為上海開放大學的地區學院和行業學院。
一篇報道寫道:“在學歷教育中建立證書課程體系,將上海市緊缺人才培訓融入電大學歷課程改造,架構起兩類教育間的‘課程立交’;允許成人高校、自學考試的學生‘帶學分’轉學到電大開放教育學習,架構起‘學分立交’;創建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入學‘雙通道’,‘一張文憑、多種證書’,架構起兩類教育之間的‘證書立交’!
看到這里,筆者一方面對“開放大學”模式落地中國感到高興,一方面也想對新生的上海開放大學提一點希望,那就是:但愿在這些“立交”暢通的同時,能夠把握“質量”這一重要指標,切莫只是套用“開放大學”的名稱,行文憑方便之事;否則,那將是一大悲哀。
那么,開放大學是什么?應該如何辦呢?開放大學成功的條件有哪些呢?
世界上最早建立“開放大學”的國家是英國。1963年,英國發布《羅賓斯高等教育報告》。該報告探討了英國高等教育如何為社會服務這一重大問題,并提出了一個嚴肅、緊迫、現實、未來的問題:英國高等教育應為所有有能力、教育成績合格并愿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當時,英國的正規高等教育機構并不能滿足這些要求。英國開放大學也就因時而生,于1969年6月1日獲批準,1971年1月正式開學。英國開放大學的招生對象是成年人;教學依托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靈活的教學方式。英國的這一做法立時被許多國家所效法。40年的蓬勃發展和驕人業績彰顯了英國開放大學的活力和成功。英國開放大學也因此被稱為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的一次偉大創舉。
從英國開放大學的實踐來看,開放大學的成功必須立足于以下幾個關鍵條件。
第一,辦學理念。1969年英國開放大學的舉辦初衷是解決成年人接受高等教育的問題,因為當時很多英國成年人錯過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時機,社會對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人們接受高等教育的欲望越來越強,而當時英國高等教育并不能滿足這些人的需求。今天,開放大學在辦學理念上必須站得更高、看得更遠。針對我國情況來說,辦學理念上必須予以提升。今天的開放大學滿足的是人們終身教育的需要;滿足人們充實知識、提高能力、更好地適應工作和社會、提高生活質量的需要;滿足國家建設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城市的需要。由此,開放大學的辦學理念必須立足于實在知識、實際技能、發展潛力等成年人的實際需要,而不應該建立在學位、學歷、學分上。
第二,教學手段。開放大學成立的前提是上世紀60年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特別是廣播、電視技術的發展。而今天的開放大學更要利用所有可資利用的現代化、信息化教育手段。要充分發掘互聯網、新媒體的功能,使學生可以在無形、虛擬的大學中學習。只有做到這一點,學生方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方學習到自己需要的知識和技能。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真正適應成人教育的需要?梢哉f,教學手段是否先進,教育現代化、信息化工具能否充分挖掘,將成為開放大學成功的重要條件。
第三,教學內容。教學內容是否先進、是否前沿、是否實用,將直接影響人們對其的信度和需求。開放大學應該大膽破除現有“正統高等教育機構”的束縛,設立社會需要的學科和專業,滿足成人多樣化、個性化的發展需求。開放大學切忌按正規大學的模式來上課、來組織教學內容,那樣將徹底失去其優勢和定位點。
第四,教學質量。開放大學成功與否,最后起決定作用的是教學質量。教學質量的判別標準即是其教學內容是否滿足成人實際的、當下的需求和潛在的需求。為此,開放大學首先必須要有個性的、滿足成人不同需要的高質量的教育教學計劃,同時要對教學過程和教學結果進行評估。其次,開放大學必須有一支高質量的、以兼職為主的教師隊伍,這些教師應該來自大學、科研院所、工業企業等。這支隊伍的建設標準就是教師樂于教育、教學水平高、實踐能力強。再次,開放大學必須為學生提供時時、處處的學業幫助,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服務。學業幫助教師應該以專職教師為主,學習服務以專職人員為主,以使學生享受到良好的學業和生活幫助。最后,開放大學還應加強對學生的管理和要求。開放大學絕不是條件放松的學歷學校,它不應成為一部分人方便取得學位的捷徑。開放大學提供的學歷教育、非學歷教育都應該有明確的質量要求。這種質量的評估應該以社會專業機構的評估為準,以學生的實際評價為準。(作者劉廣明 系河南工業大學教授)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教育部同意在中央電大基礎上建立國家開放大學 2012-07-06
- 國家開放大學籌備委員會成立 2011-09-13
- 北京開放大學最快3月掛牌 畢業生將獲三張證書 2011-02-22
- 浙江大學倪旭峰、凌君團隊 Macromolecules:由二氧化碳、1,3-丁二烯和生物基二醇合成功能性聚酯-聚碳酸酯共聚物 2025-01-07
- 華南理工楊仁黨教授/王陽助理研究員團隊 CEJ:表面化學工程結合濃度依賴發射成功激發氮摻雜木質素基碳點的多色熒光發射 2024-09-04
- 南京郵電大學解令海教授課題組 AFM:剛-柔嵌段策略構筑抗老化本征柔性芴基聚合物,成功制造柔性可彎折深藍光發光二極管器件 2023-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