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龍化學名稱聚酰胺,英文縮寫PA,是世界上第一種人工合成的纖維,同時也是五大工程塑料中重要的品種之一,聚酰胺的生產與應用橫跨化纖與化工兩大行業。隨著技術的進步,聚酰胺在紡織、服裝、日用工業品、汽車、電子電器、體育用品、高速鐵路航空航天等下游領域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戰略咨詢委員會副主任、聯盟籌備負責人邵立勤表示,近幾年國內聚酰胺6、聚酰胺66等聚酰胺產業的規模迅速擴大,產業鏈的不斷完善,在做大的基礎上具備了新技術開發和進行市場引領的先決條件。尤其是近年來,隨著航天工業、汽車工業、紡織工業等產業的迅猛發展對原料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工程塑料市場需求的增長速度更是可達10-15%,為聚酰胺產業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邵立勤指出,目前我國聚酰胺生產能力整體不足,品種較少,尤其是高速紡絲等聚酰胺料仍大量依賴進口。圍繞市場需求,如何進行產業創新和進行新市場的拓展成為國內聚酰胺產業發展當務之急。
“我國聚酰胺工業由于體制和機制的原因,科技投入嚴重不足,且專利內容多以工藝、產品改性為主,缺少原創新技術。目前,在我國的聚酰胺產業鏈中,技術發展仍以跟蹤模仿和引進為主。”邵立勤說。
神馬實力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段文亮告訴記者,世界優勢企業把中國當成可靠的原料與高檔專用產品的消化基地,但不希望變成一個產業產品生產強國,所以對高端產品和先進技術進行封鎖。
段文亮表示,組建中國聚酰胺產業產學研科技創新聯合體,形成聯盟成員單位互動、優勢互補、信息互通、資源共享、責任共擔、權益共承的行業技術平臺,對行業基礎研究、關鍵技術、共性技術等進行持續不斷的投入,形成自主知識產權,將從根本上提高行業自主創新能力。
目前神馬實業是全球第四,亞洲第一的尼龍生產企業,但段文亮坦言,神馬與前三名差距較大,產品牌號只有百十來個,而前三家有幾千個牌號的產品,成本也沒有更優勢,技術較為落后。“比如PA66全球有200萬噸規模,而中國只有30萬噸,而中國又是最大的消費市場,產業發展空間巨大。”
目前PA66中國每年缺口達20萬噸都需要進口,而PA6產品中國需求達160-180萬噸,通過國內的原料生產只能滿足40萬噸。段文亮表示,雖然神馬有14萬噸的工程塑料產能,但仍希望在汽車、電器等工塑料領域進行拓展,尤其是與下游企業合作。
產業技術聯盟成立后將研究聚酰胺產業業總體發展情況,對我國聚酰胺產業未來發展和布局進行深入研討,向國家有關部門提出規劃性建議,制定聚酰胺產業技術路線圖,擬定聯盟整體科技計劃和項目,向國家有關部門匯報并申請對最關鍵項目的支持。
邵立勤指出,在新材料領域中我國對化工材料重視不夠,整個行業的產量只能滿足15%的需求,在十二五期間這個領域將是一個重要發展方向,并進一步推動上下游企業合作,建立行業數據庫,避免重復建設,制定行業標準。
- 鄭大劉春太/王震團隊 Macromolecules:熱誘導取向態PA11結構演變- Brill轉變溫度以上氫鍵層保留的直接證據 2025-01-05
- 長春應化所陶友華研究員課題組 Angew:橋環內酰胺單體開環聚合制備可閉環循環尼龍 2024-04-22
- 四川大學王玉忠院士團隊:通過增強鏈纏結實現脂肪族尼龍阻燃和高性能 2022-12-09
- 四川成立石墨烯產業技術創新聯盟 2016-03-07
- 廣東模具制造與材料成形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在華南理工成立 2013-01-15
- 智能化輪胎制造創新聯盟成立 2012-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