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校長:教師“身正為范”比“學高為師”更重要
2010-09-19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作為學生,如何理解成功?作為老師,如何實踐師德?作為學校,如何看待教育的目的?9月17日上午,復旦大學校長楊玉良教授在第四屆復旦基礎教育論壇上,從種種怪現狀說起,痛批校園內外彌漫的“成功秘訣說”、“教師走穴風”、“教育謀官論”。他認為,對于教師而言,“身正為范”比“學高為師”更加重要,教給學生的應該是豐富的思想和對整個社會的責任感。
大學生太過急功近利
“我深刻地感受到現在的學生對成功的理解非常偏頗”
“我深刻地感受到現在的學生對成功的理解非常偏頗。什么叫成功?”楊玉良在講話中舉了個例子:前些時,加拿大總督到復旦大學訪問,此人是海地移民。她在學校發表演講時,好幾個學生都繞著一個問題:“你從海地移民到加拿大,當了總督,你到底是怎么成功的?”楊玉良直言:“初聽這句話沒問題,但仔細想想,問這個問題的學生無非想從成功人士身上獲取所謂成功的秘訣,早點成為風云人物。實際上有些問題可能更有力,比如總督女士你平時讀多少書?花多少時間在社會實踐上?作為一個外來移民,在加拿大時感受到什么文化沖突?”
還有個奇怪現象一直讓楊玉良印象深刻:學校邀請了某個大學者做學術報告,總有些學生在報告結束后一擁而上,把事先準備好的推薦信拿出來,直截了當地說:“請您簽個名,我要去美國。”這種現象在大學里并不新,但隨著時代不同,表現方式和嚴重程度不同。
學生為什么會變成這樣?楊玉良覺得,大家可以把這些歸咎為社會本來就是功利的。但非常重要的是教師對學生的影響。
大學教師疏于讀書
“學生也在看著你,你是怎樣的一個人”
“現在小學老師、中學老師、大學老師,如果要把上課的東西講掉,那是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因為講課內容不知道重復了多少遍,但是好的教師是要不斷地自我改進。”楊玉良坦言,時下大學有很多教師,至少在理科方面,平時不大讀書,只讀一些學科方面的文獻。“按理說,我帶一個學生,會告訴學生要讀什么文獻。學生有抄襲,我馬上就知道。但是為什么現在很多導師會失職呢?學生抄襲了,老師都不知道。說句難聽點的,老師自己連文獻都沒看全。”
對于時下教師的“走穴之風”,楊玉良說了一段親身經歷:自己當副校長的時候,曾經參加過一個論壇,從主持人處知道一位大學教授40分鐘“出場費”高達20萬元,特別是經濟學家。楊玉良總結這類人很容易陷入一種糟糕狀態:被各地邀請,比如去深圳講完之后,人家請你吃、請你喝、請你參觀,回來后又到蘇州去講,就把深圳的內容加進去。“為社會服務是大學應該有的責任,但必須在深入細致的學理研究基礎上,為社會提供高水平的服務。這種風氣對學生的危害很大,學生也在看著你,你是怎樣的一個人。對于教師來說,‘身正為范’比‘學高為師’更重要。”
教育是要培養學生責任感
“我們要教給學生的不是各種活動能力,而是要豐富他的思想”
楊玉良在講話中指出,現在有些人可以做到不顧禮儀廉恥。實際上一個國家精神的衰敗和一個國家文化的衰弱,體現在人的身上,就是臉皮變厚,沒有羞恥感,甚至連說羞恥,都變成一種“套話”。
楊玉良說,他曾在電視上看到一個貪官被判刑后接受采訪。“回答也是套話:‘辜負了黨對我的培養……’其實他基本的倫理道德都喪失了。”
還有一個買官者的一句話也讓楊玉良大跌眼鏡:“記者采訪他,他說:‘我知道是違法的’。那么知道是違法的,為什么還這樣做?他說:‘我無非是想買一個為人民服務的機會。’聽聽好像是笑話。仔細想想,我們內在基本價值哪些方面出了問題?”
“在整個教育里頭,我們要教給學生的不是各種活動能力,到后來到市政府當個辦公廳主任,而是要豐富他的思想。”楊玉良認為,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對整個社會的責任感,那么即使以后當了官,也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官。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楊玉良卸任復旦校長投身古籍保護 系高分子化學物理博士 2014-11-07
- 復旦校長楊玉良:僅有專業知識的學生像是被訓練過的狗 2014-09-15
- 如何避免大學淪為職業培訓所 2012-09-10
- 復旦大學教授楊玉良院士:古籍保護須解“卡腦子”問題 2019-10-24
- 楊玉良院士、史安昌教授、王振綱教授做客中科院應化所“應用化學系列講座” 2016-05-03
- 楊玉良卸任復旦大學校長 中山大學校長許寧生接任 201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