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體硬組織缺損可以被看作牙齒上的“傷口”。再礦化治療手段已經被廣泛用于重建牙齒結構,但受限于潮濕且動態變化的口腔環境,保護缺損部位不受外界干擾和穩定再礦化模板仍然存在挑戰。團隊在前期植物多酚單寧酸的研究基礎上(Adv. Mater.,2024,2405953; Adv. Sci.,2024,2405764;Nano Today,2024,57,102390;Chem. Eng. J., 2025, 504, 158946;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24, 16, 53435; Mater. Horiz.; 2024, 11 (19), 4651-4664),利用單寧酸構建了系列水下粘合劑(Adv. Funct. Mater., 2025, 35, 2414294; Chem. Eng. J., 2025, 509, 161262;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25, 17, 16576; Acta Biomater., 2024, 188, 117;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25,DOI: 10.1021/acsami.5c00006),證實了其在口腔組織修復中的應用潛力。
本研究從傷口敷料中汲取靈感,旨在構建一種適用于口腔環境的牙體硬組織敷料。利用單寧酸(TA)交聯絲素蛋白(SF),并通過氫鍵形成內部錨定,從而制備 SF-TA (ST) 牙體硬組織敷料。在 SF 疏水性側鏈對界面的排水作用的輔助下,敷料通過酚羥基和側鏈與牙齒表面形成外部錨定。值得注意的是,富含鈣磷的唾液可增強雙向錨定效果,從而確保在口腔中的有效濕粘附。向敷料中引入再礦化模板8個重復序列天門冬氨酸-絲氨酸-絲氨酸(8DSS),得到SF-TA-8DSS (ST-8DSS) “牙齒創可貼 ”。此創可貼在液體污染的情況下仍能與牙齒表面保持強大的濕粘附性(爆破壓力超過 780 mmHg),并將 8DSS 輸送到牙本質小管(14 天內可達到 100 μm),促進牙本質再礦化。這種牙齒創可貼通過雙向錨定將機械加固和濕粘附結合在一起,從而在液體污染條件下實現持續礦化,為修復牙體硬組織缺損提供了一種有效的策略。
圖1. 牙齒創口貼的設計。
圖2. 牙齒創口貼的內部錨定。
圖3. 牙齒創口貼的界面錨定。
圖4. 牙齒創口貼的體外修復效果。
圖5. 牙齒創口貼的體內修復效果。
該工作以題為“Bionic wet-adhesive tooth band-aid with bidirectional anchoring to promote dentin remineralization”發表于《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文章第一作者為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博士生朱杰鈺和博士后甄理,通訊作者為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的李繼遙教授和楊佼佼副研究員。本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四川省科技廳項目和華西口腔醫院項目的資金支持。
全文鏈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385894725041488?via%3Dihub
- 西南大學康燕堂/徐立群/徐琨 Adv. Mater.:空心普魯士藍納米框架仿生增強梯度抗菌涂層 2025-07-01
- 青科大超臨界發泡團隊 AFM:通過超臨界發泡制備自封裝仿生穹頂摩擦納米發電機 2025-06-30
- 東華大學郭睿教授/史向陽教授課題組 Acta Biomater.:仿生納米平臺介導的缺氧-腺苷軸破壞和PD-L1敲除用于增強MRI引導的化學動力學/免疫治療 2025-06-27
- 華南理工大學宋文婧/任力團隊 AHM:一種通過調控交聯網絡形成順序用于顯著提升粘合劑長效濕粘附性能的策略 2025-03-26
- 四川大學李繼遙/梁坤能/楊佼佼 CEJ:貽貝啟迪的濕粘附長效抗菌水凝膠用于牙周炎的治療 2025-03-12
- 北京化工大學徐福建教授團隊 AM:可適應強濕粘附水凝膠用于長期保護牙周炎傷口 202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