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院士聯名撰文談科研成果評價
2011-08-03 來源:科學時報
如何作出正確評價
克萊因對普朗特成果的評價,可以說是科研成果評價的一個典范。它不僅影響了普朗特一個人,而且影響了流體力學直到現在的發展。
回顧這一歷程,我們發現,克萊因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是因為他具備了作為一名評審人所應具有的三個素質。
首先是對論文所涉及的領域要有一個宏觀的了解。即了解當時流體力學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知道當時已發展得相當充分的理想流體力學之所以無法用于解決很多重要實際問題,關鍵是因為不能滿足流體在物面的粘性邊界條件。
其次是對論文要解決的問題的重要性能作出正確判斷。即看出普朗特的論文要解決的問題,正是針對理想流體力學的關鍵不足處,打中了問題的要害。
三是對該論文是否真的解決了或真能解決問題,能作出正確判斷。事實上,普朗特在論文中提出的思想和方法,真正發揮作用是十幾年以后的事了。所以克萊因的判斷帶有一定的預測性。
如果一個評審人具備了上述三條能力,對科研成果作出正確的評價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而對做研究的流體力學工作者來說,無論是為解決實際問題,還是為推動科學發展,都要從實際出發。如要提出簡化模型作為研究對象,則該模型必須能反映現象的主要本質。
真正好的成果,只能是那些能經得起考驗、在解決實際問題上確能發揮作用的成果。這里和上面我們多次提到的實際問題,并不只是指有實用價值的工程技術問題,也包括對實際存在的重要自然現象的認識和預測等。
因此,對以文章的形式出現的流體力學科研成果,應力求像克萊因那樣去作評價,而不能簡單地以文章數量及所刊登刊物的影響因子等作為主要評價標準。因為按后一種方法評價很高的論文,也許過若干年后被發現實際沒有解決任何實在問題,這種例子并不鮮見。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哈工大邵路教授團隊2023年科研成果集錦 2024-02-11
- 科研成果轉化一大難題終被解決:轉讓定價不再要求資產評估 2019-04-09
- 大連理工大學張淑芬教授團隊“低聚合度多羧酸大分子染料的創制與工業化應用”科研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2018-06-05
- 臭氧評價發光聚合物的耐老化性 - 南郵解令海教授課題組 CEJ:具有優異臭氧耐受能力的側鏈芘封裝發光聚合物與大面積柔性深藍光 2024-11-05
- 北化田銳副教授、呂超教授團隊《Chem. Rev.》綜述:聚合物老化全生命周期表征方法 2023-03-08
- 東華大學洪楓教授團隊《Biomacromolecules》封面:細菌納米纖維素/透明質酸復合人工角膜的制備及其評價以用于角膜移植 2023-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