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至11日,首屆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化學學術論壇在中科院長春應化所舉辦。本次論壇由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主辦、長春應化所承辦,來自長春應化所、北京化學研究所、青海鹽湖研究所、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和浙江大學、南京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吉林大學、北京理工大學、東北師范大學等20多個研究所和高校的100多名研究生共聚應化所,探討科研進展,交流研究心得。
論壇于10日上午開幕,長春應化所黨委書記張洪杰致開幕辭,對論壇的召開和與會代表的蒞臨表示祝賀和歡迎。他強調,研究生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中的最高層次,提高研究生的培養質量是研究生教育永恒的主題,并從一名普通導師的角度,鼓勵研究生們堅韌、質疑、創新、明德。
本次論壇圍繞“先進材料和新能源、現代分析化學、稀土功能材料和生物醫用材料”四大主題進行討論。共有大會邀請報告2個,分會邀請報告4個,共收到20多所院校的100多人次提交的會議論文及墻報,53名同學做了口頭報告。由20位研究員組成的會議評審委員會,全程聽取并點評了研究生口頭報告,通過認真評選,評選出優秀墻報獎20名,優秀論文獎20名,口頭報告獎每分論壇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優秀獎若干名。
在“大會邀請報告”中,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董紹俊以“走在科學研究的路上”為題,以居里夫人、謝赫特曼等科學大師的事跡為實例,提出研究生要向科學大師們學習人生觀、宇宙觀和方法論,要練好基本功,并結合自己60年的科研經歷,鼓勵青年人要敢于質疑、洞察分析、重視學術交流、發揮科學設想,熱愛科學研究。世界正處于第六次科技革命的前夜,中國再不能與新科技革命失之交臂。面臨新的挑戰,青年科技人才肩負著重任和希望,要在科學研究的路上不斷向前。王立民研究員做了題為“準結晶研究30年——從發現到獲得諾貝爾獎”的大會邀請報告,介紹了準結晶的研究歷程、研究展望和啟示。在“先進能源與新材料”“現代分析化學”“稀土功能材料”“生物醫用材料”四個分會場,王宏宇、逯樂慧、林君、黃宇彬四位研究員分別以“碳材料在鋰離子電池和電化學電容器中的應用”、“基于譜學技術的納米探針設計及應用”、“多功能納米復合材料在生物醫學中的應用”、“高分子合成策略在生物醫用材料中的應用”為題做了分會邀請報告。
本次論壇是2011年中科院學術論壇項目資助的10個學術論壇之一,也是中科院首次主辦化學學科領域全國范圍內的研究生交流論壇。不僅為全國化學學科研究生提供了一個高起點、大范圍、多領域的學術交流平臺,也有助于加強研究所研究生與高等院校之間的學術交流,幫助研究生開闊視野、啟迪智慧、激發創新熱情、提高創新能力和學術水平,對化學類高校創新研究和學術氛圍的營造、對研究生培養質量的不斷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 2018年中科院“化時代”研究生國際化學學術論壇在長春舉行 2018-11-05
- 2016年中科院研究生化學學術論壇在中科院長春應化所開幕 2016-10-20
- 2011年中科院研究生院化學學術論壇征文通知 2011-09-28
- 中科院研究生院更名為中國科學院大學 2012-07-17
- 悉尼大學校長作客中科院研究生院談大學存在意義 2011-10-27
- 中科院研究生院教育研究會高技術研究與發展第二分會成立暨工作交流會召開 2011-03-17
- 長春應化所白晨曦研究員團隊 Macromolecules: 通過后聚合大分子鏈交換反應合成耐超低溫的聚乙基氟苯基硅氧烷彈性體 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