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 高校怎樣提高教育質量
2012-03-26 來源:光明日報
清華:中國特色 世界一流
作為國家重點支持的大學,清華大學提出“三個九年,分三步走”的總體發展戰略,努力把世界一流、中國特色、清華風格統一在辦學實踐之中。
清華始終把人才培養作為學校的根本任務,深入實施“優勢轉化戰略”,推出兼顧拔尖與公平的自主選拔“新百年計劃”,全面啟動“清華學堂人才培養計劃”,實現了30%的本科生在學期間具有海外研修經歷,引導廣大學生把文化知識學習和思想品德修養緊密結合、把創新思維和社會實踐緊密結合、把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緊密結合。
清華積極開展協同創新,在科學研究中“頂天、立地、樹人”。學校自主建設了5個交叉學科研究平臺,探索與國內外高校、科研機構、政府和企業等多方面的合作,建立與國際接軌的知識創新模式、產學研用融合發展的技術轉移模式、多元化的成果轉化與輻射模式。
清華大力推進“人才強校”,“培養、支持、引進、流動”多措并舉,啟動實施了“骨干教師倍增計劃”,在部分院系開展“準長期聘用”制度(Tenure Track)的試點,通過完善合同制人員管理辦法、設置特別研究員和特別副研究員崗位、執行“非升即走”或“非升即轉”制度等措施,激發隊伍建設的活力。同時,通過實施“基礎研究青年人才支持計劃”等,重點支持志在學術的青年人才。
南大:創新模式 辦好本科
南京大學凝全校之智,構建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努力辦最好的本科教育。
南大凝練出“學科建設與本科教學融通、通識教學與個性化培養融通、拓寬基礎與強化實踐融通、學會學習與學會做人融通”的人才培養理念,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選擇權;實行三個“百分百”政策,即百分百課程開放,百分百專業開放,學生百分百自由選擇課程、專業和發展方向;每個專業都建立“準入準出”標準,任何學生只要滿足專業準入標準,都可以選擇心儀的專業學習,只要能夠滿足專業準出標準,都可以從該專業畢業。
南大著力打造新生研討課、通識教育課和學科前沿課等新型課程,形成三層次批判性思維訓練課程體系。新生研討課程幫助新生樹立學術旨趣,學會質疑、學會發現,完成學習性轉換和適應性轉換;通識教育課程開闊學生學術視野,培養文化通感和科學精神,促進形成獨立的人格和價值觀;學科前沿課程幫助學生認識學術新領域、新發現、新方法,自主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學校在“985工程”中設立“本科創新人才培養”項目,包括培養模式創新計劃、高水平課程建設計劃、教師教學發展計劃、改進育人環境計劃和教學資源建設計劃等5大類計劃453項,對創新人才培養經費實施“上不封頂”的政策。評價教師時實行四個“一視同仁”,即教學工作與科研工作一視同仁,教學研究項目與科研項目一視同仁,教學成果與科研成果一視同仁,教學帶頭人與科研帶頭人一視同仁。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誠聘教授、副教授 - 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南京林業大學中比先進生物醫用材料聯合實驗室 2022-05-02
- 南開大學化學學院劉遵峰教授擬招收2022年海外一流高校優秀本科畢業生直接攻讀博士生、以及招聘博士后若干 2022-04-21
- 教育部公布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 2022-02-14
- 劉延東:深化改革、優化結構 全面提高我國研究生教育質量 2014-11-10
- 中青報評論:不談教學 還談什么大學 2014-01-14
- 《中國研究生教育質量年度報告(2012)》在京發布 2013-01-03
- 人大校長紀寶成:培養人才是大學最核心的任務 2011-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