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5日,中國科學技術交流中心成立三十周年工作座談會在京舉行。科技部黨組書記、副部長王志剛出席并講話,部內各司局、事業單位、地方交流中心有關領導和同志出席,交流中心全體職工和離退休干部參加了座談會。
三十年前,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中外科技交流與合作迎來了蓬勃發展的新時期。面對機遇和需求,經國務院批準,中國科學技術交流中心于1982年10月25日正式成立。交流中心成立以來,走過了不平凡的三十年,在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事業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交流中心圍繞國家國際科技合作的總體要求,先后承擔中美、中歐、中俄及獨聯體、中日韓、中澳、中非及APEC等雙多邊有關的科技合作與交流任務;舉辦了“海峽兩岸科技論壇”、內地與港澳科技聯委會等重要活動;開展了國際科技合作專項和基地過程管理,累計管理國合項目3193項;舉辦了200多期發展中國家技術培訓班;協助開展“千人計劃”評審及跟蹤服務工作;承擔科技部領導外事活動和國際會議的翻譯工作以及禮賓接待;開展國際科技合作重點國別、重點領域科技政策研究;承擔“全國科技活動周”的籌辦工作;承擔國際科技合作基地過程管理。這些工作,對科技部機關的相關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同時,交流中心積極搭建合作平臺,為地方和企業利用國際創新資源及技術轉移提供專業化服務。先后與40多個國家140多家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通過日本花甲專家、美國專業技術學會等渠道積極引進國外科技智力6000多人次;組織開展境外科技會展,舉辦了多場中外技術巡回展,構建了國際科技合作信息服務平臺。
交流中心主任孫洪在歡迎辭中簡要回顧了交流中心三個十年的發展歷程,總結了交流中心取得的豐碩成果。交流中心三十年的發展離不開各級領導、兄弟單位和各地的支持和幫助、離不開中心新老職工的努力奮斗、離不開國家科技發展的大好環境。國家發展對國際科技合作交流有更大的需求,不管是與發達國家還是與發展中國家的合作與交流都大有可為,這是交流中心發展的動力源泉。交流中心對未來發展充滿期待,必將為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事業做出新的貢獻。
國際合作司靳曉明司長在講話中總結了近年來國際科技合作工作所取得的成績,闡釋了以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的召開為起點的下一階段國際合作重點工作任務。他表示,在過去的三十年中,交流中心的工作伴隨著中國國際科技合作事業的不斷發展逐漸擴大和深入,通過實施引智、培訓、籌辦會議會展、禮賓接待等工作,成為聯接官方與民間科技活動的重要中介;近年來,交流中心與國際合作司密切配合,已經成為國際科技合作戰線的一支重要力量。他希望交流中心繼續圍繞科技中心工作,服務大局,開拓創新,與合作司并肩戰斗,將國際科技合作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科技部黨組書記、副部長王志剛在講話中對交流中心三十年來的工作成績給予了高度肯定,并結合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對國際經濟、社會、科技發展趨勢進行了分析,闡述了國際科技發展的規律。王書記強調,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科技工作和科技創新,創新驅動發展已經成為我國當前轉方式、調結構的主要動力,要以全球視野推動國際科技合作,不能關門搞創新,要充分利用國際創新資源和創新要素。王書記對交流中心未來的發展提出了殷切的希望。他希望交流中心在總結過去成績的同時,積極思考國際科技合作在新時期新形勢下的新任務,為政府部門、地方企業和科研單位提供高水平服務。最后,王書記祝愿交流中心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 中國科學技術交流中心與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簽署合作備忘錄 2012-09-05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董建華教授:回顧中國高分子領域30年的發展歷程 | 寫在《高分子通報》三十周年 2019-01-31
- 澳門大學啟動三十周年校慶系列活動 2011-02-21
-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材料分會成立三十周年紀念大會在上海舉行 2010-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