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申請第一背后現危機:國內專利轉化率超低
2013-01-05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專利沉睡之痛的反思
形成專利沉睡局面的原因是什么呢?在郭禾看來,不合理的科研激勵體制和專利審查體制,以及由此導致的專利泡沫難辭其咎。他解釋說,專利申請量是政府政績考核的重要指標之一,該指標直接導致了對專利授權量、實施率以及有效專利擁有量,乃至專利經濟效益等指標的漠視。不僅如此,這股專利申請量導向之風還波及高校及科研機構,部分科研人員將專利申請數量作為職稱評定的籌碼,而不考慮專利獲得授權后的實際市場前景。這直接催生了一批注定無用的“沉睡專利”。
“酒香也怕巷子深。”唐要家認為,缺乏有效的專利信息和專利交易平臺是導致一些極具市場前景的好專利沉睡的原因之一。他說,專利具有非常強的專業性和市場化應用的不確定性,信息不完全問題較為突出。一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公共專利信息和專利交易平臺,專利技術的信息流通不暢常常導致技術專利不能市場化,需要技術的企業又得不到技術的情況出現。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對專利商業化應用進行評估的中介機構,導致專利交易雙方信息不對稱,發明人對專利收益預期過高,而需求方又無法準確判斷專利所能帶來的收益等因素,雙方無法成交,專利被迫“沉睡”。唐要家同時指出,制約技術專利轉化的其它因素有很多,比如,投融資體制不完善,社會金融體系能夠給企業提供的融資渠道很少,資金量很小或者融資成本很高,企業進行專利轉化的成本就會隨之提高,企業進行專利轉化的收益預期也會減少,從而產生專利沉睡問題。
阻擊“專利海盜”時不我待
沉睡的中國專利不僅造成了資源的大量浪費,而且大大刺激了“專利海盜”們的貪欲。他們本身并不從事專利生產,而是組建以購買、銷售專利獲利的所謂發明公司。這些公司能夠以相當低廉的代價,獨占高校和科研院所中大量的沉睡專利,由此形成自己完備的專利群,并對產品進行嚴密保護,最大限度阻止相關企業的技術跟進,迫使后者重金換取專利,自己則從中賺取巨額利潤!皩@1I”們光明正大地利用市場規則,通過資本的力量,借助國際通行的知識產權保護理念和文化,堂而皇之地把凝結著國家高昂投入經費的專利成果據為己有,并且將其變成制約我國科技創新的利器。對此,我們一方面要認識清醒并保持警惕,另一方面也不能情緒化地將其斥之為陰謀,而是要理性地分析并解決我們自身存在的問題。
唐要家認為要喚醒沉睡的專利,就要進一步發展和完善市場化的風險投資體制,為企業提供創業融資和風險管理服務,加強政府對專利成果轉化的扶植力度,對自主知識產權的重要專利成果要通過提供稅收、財政政策加以扶持。政府應該努力建設一個通暢的專利信息交換平臺,互通專利供求雙方的信息,使有商業化前景的專利可以快速得到實施,沒有價值的專利得到淘汰。讓專利持有人能夠準確地把握社會上對于專利的需求,也使買方能夠以準確的信息去購買專利。針對專利交易市場信息不流通的問題,可以建立專門進行專利信息交流的專業性中介公司,促進專利轉化和交易。針對目前科研體制中只追求論文或成果數量、專利成果中發明專利比重太低和專利成果脫離市場實際的專利泡沫問題,一方面應該改進科研成果考核評價體制,突出對科研成果質量和市場價值的考核,并通過發揮企業在專利創新中的主體地位和促進產學研結合及合作研發來提高創新成果的技術經濟質量;另一方面要嚴格專利審查制度,建立科學、高效的專利審查評價體制。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徐)
相關新聞
- “第三屆高分子材料產學研論壇”在西安隆重召開 2023-05-23
- 直播邀請 |《聚合物產品工程高端論壇》- 5月15日(周日下午)14:00-18:00 2022-05-13
- 第三屆高分子材料產學研論壇將于2022年11月18-20日在西安舉行 | 第二輪通知(補充) 2022-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