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堅:謝謝中國科學院院網給我這么一個機會談談,作為一個普通科研人員,或者作為科學工作者來說,今天在這兒談談仿生科學是榮幸,仿生概念很早就提到了,上世紀二十年代年大不列顛百科全書中就有BIONICS這個詞,仿生這個概念過去更多的是出現在童話小說里面,經過科學發展這么多年以后,為什么仿生學從科幻變成了現實科研的一個主題呢,最主要的原因跟社會發展有關系,社會發展到現在為止,人們想模擬天然和自然界的高效節能和智能。迄今為止,真正要想達到生物界這樣有效的合成,比如說光合作用,僅僅在溫和的環境下,二氧化碳、氧氣轉化成養分,這種效率是目前迄今為止即使一個最好的化學反應器也不能做到的,從這個角度講,自然界的效率很高,非常節能,跟環境和諧。還有自然界另外最突出的一個特點是智能,不但能夠適應環境,而且通過環境的學習,能夠進一步改造自己,這樣一個過程是我們新物質還是新材料都達不到的水平,從這個角度講,用這樣一種觀點做仿生的研究,符合建立節約型社會和可持續發展,這就是仿生學最近這幾年在國際上學術界變得比較熱門的所在。
我想真正最高水平的仿生學應該是制造生命,但這是一個比較有爭議的課題,因為涉及到倫理學,這里指的是用化學分子,或者用一個分子構筑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質,如牛胰島素結晶,在過去60年代我們做的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做的最出名的一個成果一樣。通過分子的構筑,做出一個有生命的體系來,人們更多的還是想利用這樣一個科學發展過程中的一些技術和一些科學概念,為我們人類的生活做服務。在制造生命的過程中或者制造有生力分子活性本身所帶來倫理學問題,社會學問題有等待于進一步研討。
作為科學家、學者來說,永遠追求一種能夠做到什么,興趣驅動的情況下,做學者應該更多有社會責任感,這個工作的過程中,應該發展到哪一步,我覺得這個值得全社會和整個科學學術界來進行討論,用比較嚴肅的科學態度對待這樣一個問題。在比較低的層次上,我們想做出對人類有用的高性能材料,與環境和諧,與環境友好。
我想從仿生學來說,距離制造一種有生理活性的體系或者制造有生命體系還離得很遠,我們制造一種材料,具有智能的響應,也還有相當的距離,相當遙遠的距離。現在有一種說法,我們做的材料僅僅是機敏材料,它能夠隨著環境的變化產生響應,環境的一個刺激響應,機敏材料可以有一定的響應,而智能材料,是隨著環境響應還具有學習的能力,這應該是大自然最高水平。迄今為止,智能這個概念,目前說還是一種設想、一種夢想,還不是一種現實。
- 深圳大學徐堅教授團隊《Adv. Sci.》:臭氧輔助多巴胺快速聚合 2023-12-26
- 深圳大學田雷/朱才鎮/徐堅團隊 Macromolecules:高折射率和高阿貝數功能高分子材料 2023-11-23
- 深圳大學徐堅、朱才鎮教授團隊 ACS Macro Lett.: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膜在拉伸作用下的應力穩定態結晶相 2023-10-01
- 東華大學武培怡/雷周玥團隊《Nat. Commun.》:離子凝膠實現仿生學習、記憶和自主決策功能 2025-05-19
- 第五屆國際仿生工程學術大會(ICBE2016)在寧波舉辦 2016-07-05
- 美科學家受魚嘴啟發研制出高效過濾器 2016-03-30
- 化學所劉國明研究員 PRL:高分子界面結晶新機制 - 介紹及一作解讀 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