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其實最本質的問題還是人才的培養(yǎng)和教育,沒有創(chuàng)新人才,根本談不上了。
徐堅:回過頭來看,中國更加應該深刻思考的問題,我們教育和科學應該灌輸到每一個人的心目中,要灌輸到每一個人思想的每一個角落里去。這個社會的發(fā)展,經濟競爭的最終是文化理念的競爭,你去看中國的,即使在中國大地上,不同地區(qū)的發(fā)展,最后的競爭是什么?是文化理念的競爭,是這個地方文化傳統(tǒng)的競爭,而不僅僅是資金的競爭。競爭到最后,中國經濟最發(fā)達的地區(qū),大凡都是思想比較開放,比較重視教育的地區(qū),個別的地區(qū),可能有一些特殊的環(huán)境,比如說他可能通過其他特殊途徑致富的地區(qū),畢竟比較少數,大部分地區(qū),那個地方重視教育,重視人才培養(yǎng),重視開放,走出去,博采眾長,才能夠發(fā)展起來。
主持人:您談到教育和育人,想問問您,作為研究現代仿生材料,在這方面人才隊伍現在培養(yǎng)的如何呢?
徐堅:用做研究很多人都自覺和不自覺用了仿生這個理念去開展科學研究,這有很多年的歷史了,真正用仿生這個詞來也是近十年,乃至近五年才發(fā)展起來的,中國在這個領域還是站在前沿的,尤其是BOINICS這個詞還是我們中國人第一次在正規(guī)學術論文上提出來的。現在在整個中國的高分子界也罷,還是科學界也罷,很多人都用了仿生這個概念,來寫一些論文,也就是說這種概念或者這種理念已經得到了科學界很多不同人的認同,這種理念進一步往下發(fā)展,仿生并不是一個可以炒作的名詞,更多的是我們彼此之間,能夠用這樣一種觀念開展我們科學研究工作,和高技術研究,用這樣一種概念來講,我想更加貼切一些,更加符合我們社會發(fā)展趨勢。
其次在人才培養(yǎng)上,更多的我認為培養(yǎng)學生的過程,過程比目標更重要,比結果更重要,或者過程比結果更重要,培養(yǎng)一個學生的過程,比得到最終的結果更重要,結果只是這個過程中的一個副產物,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一個人才,培養(yǎng)他們在科學研究上的理念,要灌輸給學生正確科學的理念和正確的科學思維的方式和正確的一種從事科學研究的基本訓練,很多學生會做出非常出色的成績,學生比我們年輕,有更加有創(chuàng)新的思維,學生會比老師更強,一代會比一代更強,這才是我們社會能夠向前發(fā)展的永遠驅動源泉,沒有這一點,我們將不會有中華民族的明天,從這個角度講,我認為培養(yǎng)學生,灌輸給學生一種創(chuàng)新的理念和與環(huán)境和諧,友好的理念,讓他們學會這樣一種方式去思維,不管他們將來從事科學、教育、技術研究,或者從事其他的工作,對社會發(fā)展會更加有利。
- 深圳大學徐堅教授團隊《Adv. Sci.》:臭氧輔助多巴胺快速聚合 2023-12-26
- 深圳大學田雷/朱才鎮(zhèn)/徐堅團隊 Macromolecules:高折射率和高阿貝數功能高分子材料 2023-11-23
- 深圳大學徐堅、朱才鎮(zhèn)教授團隊 ACS Macro Lett.: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膜在拉伸作用下的應力穩(wěn)定態(tài)結晶相 2023-10-01
- 東華大學武培怡/雷周玥團隊《Nat. Commun.》:離子凝膠實現仿生學習、記憶和自主決策功能 2025-05-19
- 第五屆國際仿生工程學術大會(ICBE2016)在寧波舉辦 2016-07-05
- 美科學家受魚嘴啟發(fā)研制出高效過濾器 2016-03-30
- 化學所劉國明研究員 PRL:高分子界面結晶新機制 - 介紹及一作解讀 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