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應華東理工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院長田禾院士的邀請,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顏德岳教授到該校進行學術訪問。
顏德岳院士首先參觀了學校“結構可控先進功能材料及其制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田禾院士對實驗室的建設及發展情況作了詳細介紹。參觀結束,顏德岳院士應邀做客學校第104期名師講壇,為廣大師生作了題為“超支化聚磷酸脂及其生物醫藥應用”的學術報告。田禾院士主持學術報告,唐燕輝、朱麟勇、程毅等教授參加了學術報告會。
顏德岳院士參觀重點實驗室
顏德岳院士作學術報告
超支化分子是最近十幾年發展起來的在聚合物科學領域引起人們廣泛興趣的一種具有特殊大分子結構的聚合物。超支化聚合物由于具有高度獨特的結構特征、合成方法和應用領域而引起了聚合物科學家們濃厚的興趣。顏德岳院士在報告中首先介紹了超支化聚合物的基本理論及其發展過程、現狀,并圍繞超支化聚合物的分子自組裝進行了重點講解,最后系統深入地分析了超支化聚合物的生物醫藥應用。報告會現場座無虛席,精彩的學術報告贏得了參會的老師和學生的陣陣掌聲。顏德岳院士不僅解讀了該領域的主要研究進展,更啟發了廣大師生的研究思路。報告結束后,顏德岳院士與重點實驗室老師就該領域的研究問題進行了更加深入的交流。
顏德岳院士簡介高分子化學家,上海交通大學教授。1937年生于浙江永康。1961年畢業于南開大學化學系,1965年吉林大學化學系研究生畢業。2002年獲比利時Leuven天主教大學自然科學博士學位。200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顏德岳院士長期致力于聚合反應動力學研究、超支化聚合物的分子設計和不規整聚合物的超分子組裝領域的研究,提出了聚合物分子量分布等分子結構參數及其與聚合反應條件之間的數學關系;利用不同聚合反應基團的活性差別,建立了用商品化的雙組分單體原位合成AB2型中間體的方法大量制備超支化聚合物的新方法,并采用該方法合成了一系列復雜的新型超支化聚合物;基于氧雜環單體的自縮合開環聚合反應,合成了一種帶超支化“核”合聚氧化乙烯“臂”的兩親性多臂共聚物;進而提出了其分子堆砌模型和宏觀分子自組裝機理,在實驗室實現了宏觀尺度的分子自組裝和結構不規整大分子的宏觀自組裝。
- 南方科技大學郭傳飛教授團隊 Matter:柔性傳感器界面再突破 - 超細微柱賦能強韌粘接與高靈敏感知 2025-07-01
- 西工大顏紅俠教授團隊 Small:利用超支化聚硼磷酸酯制備具有超高韌性和防火安全性的透明環氧樹脂 2025-05-04
- 天大汪懷遠、東油王池嘉 CEJ:通過實驗與模擬相結合揭示填料表面超支化調控提升涂層樹脂/填料間界面作用機制-滿足苛刻環境防腐需求 2025-04-17
- 南京大學李承輝/金鐘 Angew.:新型金屬超分子聚合物作為人工界面層助力液態鋰金屬電池性能新突破! 2025-06-29
- 武漢大學劉抗教授團隊《Adv. Mater.》:全聚合物超輕翅片實現高效光伏降溫增效和生態修復 2025-06-24
- 廣西大學林寶鳳教授 IJBM:XSBR介導的生物質聚合物 - 一種解決天然多糖基薄膜低韌性和高親水性的新策略及在食品包裝中的應用 2025-06-23
- 華東理工田禾院士、賀曉鵬副研究員與上海交大顏德岳院士、麥亦勇特別研究員合作在精準合成與診療領域取得最新成果 2018-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