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下午,天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高分子系主任袁曉燕教授應邀訪問了中科院寧波材料所,并作了題為“Electrospinning of Biodegradable Polymers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Dual-Delivery of VEGF and PDGF by Electrospun Membranes for Small Diameter Blood Vessel Regeneration”的精彩學術報告。
在報告中,袁曉燕分析了靜電紡絲各個分支技術的優勢與不足,介紹了課題組近年來運用靜電紡絲技術在再生醫學材料領域開展的研究工作,充分詮釋并預測了靜電技術在生物醫用材料的發展思路和應用前景。袁曉燕對靜電紡絲技術的深入認知、獨特新穎的材料功能化設計思路、大量豐富的研究成果讓與會師生深受啟發,引發了與會現場師生的熱烈討論。
她還通過自身科研經歷,建議事業部的青年學者和研究生要細致工作、廣積經驗、認真思考、自主創新,勉勵大家通過自身的不懈努力在不斷發展的科研學術道路上取得更多更好的成績。
袁曉燕,教授,博士生導師,天津大學材料學院高分子材料系主任,天津市材料復合與功能化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長期從事生物醫用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和聚合物結構與性能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生物降解性高分子材料和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合成與應用、多組分高分子體系的結構與性能、低表面能高分子材料、電紡制備超細纖維膜、組織工程三維多孔支架等。在生物高分子材料和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結構與性能關系方面擁有豐富的研究經驗。共獲得5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資助,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海外及港澳學者合作研究項目資助,以及多項省部級項目資助。先后發表SCI及EI收錄論文80余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20多項, 已獲授權專利10余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