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該公司并未就上述化學品的毒性問題作進一步回應。
上述風險還只停留在化工品的一般危害性層面。由于此次工廠選址恰處于三峽水庫庫區,原本正常的項目落戶更遭遇了脆弱的生態環境所帶來的挑戰。不少業內專家在接受上海證券報采訪時均認為,該項目可能給三峽水庫乃至整條長江埋下潛在威脅。
據記者現場估算,從長壽化工園區出來后僅行了約5公里路程就可看到煙波浩淼、滾滾東流的長江。
“問題的根本還是在于地理位置。”長江水利委員會水資源保護局原局長翁立達指出,長江沿線的化工項目本來就很多,如果沒有三峽大壩和三峽水庫,則巴斯夫MDI項目要落戶重慶也無不可。
但正由于這個項目的所在地位于三峽水庫上游靠近庫圍之處,問題也就接踵而來。據翁立達介紹,三峽大壩建成后,長江水文情勢有所改變,自凈能力下降,造成水庫內的水質更易受到污染。在水質保護現狀仍然嚴峻的情況下,三峽水庫上游是否能再容納這樣一個大型化工廠,很值得商榷。
“松花江污染造成的危害至今仍令人記憶猶新,如果同樣的災害發生在三峽水庫,則影響肯定更大,后果也將遠遠超過松花江。”翁立達正色道。
在他看來,盡管巴斯夫作為全球先進的化工企業,應該有能力解決生產、運輸過程中的污染問題,“但如何能保證萬無一失?畢竟,這樣的教訓有很多。恐怕沒有任何一家企業敢說萬無一失,因為化工廠涉及因素非常復雜”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松花江污染畢竟還是發生在東北偏遠地區,長江沿線則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區域,絕對不容有失。”李小鋼也向記者表達了同樣的憂慮。
“一旦出問題,影響太大了。”在接受記者詢問時,能源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倪維斗沉思片刻,只緩緩給出一句評語。
3 “雙重標準”存疑

就重慶MDI項目能否做到“萬無一失”的問題,記者專門向巴斯夫公司求證,得到的回復是,“有效和精密的安全措施意味著,當故障一旦發生,我們的工廠會依賴相關的設備自動關閉裝置。此外,我們還進一步設計了次級安全設施作為備用方案,以確保在任何事故發生時,將相對的影響降至最低。以上亦反映出巴斯夫的安全系統達到世界最高等級的原因。” 可見,即便身為全球化工業老大,巴斯夫也不敢保證裝置不會出一點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