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市場分析
1、宏觀因素
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上半年國內外的股市表現來看,中國股市上漲了60%左右,而美國股市都呈現先跌后升走勢。從中可以看出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經濟受到金融危機的沖擊明顯較小,恢復也較快。而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經濟依然處于“震蕩”中,恢復增長目前還看不到明顯的跡象。盡管國內的同比數據仍處下降,但環比數據呈現增長態勢,顯示國內經濟在復蘇中,最壞的時候已經過去。
世界銀行最新發布的《2009年全球金融發展報告》,預計全球多數經濟體2009年仍將處于衰退之中,并下調了對多個主要經濟體的國內生產總值預估。預計09年全球經濟將負增長2.9%,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世界經濟最嚴重的一次下滑。但是世行經濟學家表示,世界經濟已經進入復蘇階段,只是復蘇過程較以往緩慢、艱難。報告顯示,2009年經濟增長的大部分貢獻將來自中國和印度。世行預計中國經濟2009年增長7.2%,明年有望增長7.7%,而印度經濟也有望在兩年中達到5%到8%的增長。
圖為我國歷年GDP走勢圖。(圖片來源:中瑞金融)
從貨幣供應量來看,政策投資、市場公開操作、利率下調等因素作用使得國內外貨幣供應量呈現快速增長,流動性大幅提高帶來資產估值上升,商品價格受通脹預期影響明顯。
圖為中國CPI與PPI走勢圖。(圖片來源:中瑞金融)
綜觀下半年,我們覺得投資拉動的作用將減弱,對消費刺激政策作用仍來顯現,出口拉動作用有限。國內經濟表現將呈現穩定態勢。而發達國家經濟經過探底后可能呈現恢復跡象,但幅度十分有限。真正的恢復預計要到明年才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