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全面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持續提升企業安全管理水平
32.全面開展安全達標。企業要全面貫徹落實《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規范》(AQ/T9006-2010)、《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安全標準化通用規范》(AQ3013-2008),積極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要通過開展崗位達標、專業達標,推進企業的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不斷提高企業安全管理水平。
要確定“崗位達標”標準,包括建立健全崗位安全生產職責和操作規程,明確從業人員作業時的具體做法和注意事項。從業人員要學習、掌握、落實標準,形成良好的作業習慣和規范的作業行為。企業要依據“崗位達標”標準中的各項要求進行考核,通過理論考試、實際操作考核、評議等方法,全面客觀地反映每位從業人員的崗位技能情況,實現崗位達標,從而確保減少人為事故。
要確定“專業達標”標準,明確所涉及的專業定位,進行科學、精細的分類管理。按月評、季評、抽查和年綜合考評相結合的方式對專業業績進行評估,對不具備專業能力的實行資格淘汰,建立優勝劣汰的良性循環機制,使企業專業化管理水平不斷提高,提高生產力效率及風險控制水平。
企業在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時,要借助有經驗的專業人員查找企業安全生產存在的問題,從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產條件、制度執行和人員素質等方面逐項改進,建立完善的安全生產標準化體系,實現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通過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工作,進一步強化落實安全生產“雙基”(基層、基礎)工作,不斷提高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生產保障能力。
33.深入開展安全文化建設。企業要按照《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導則》(AQ/T9004-2008)要求,充分考慮企業自身安全生產的特點和內、外部的文化特征,積極開展和加強安全文化建設,提高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和遵章守紀的自覺性,逐漸消除“三違”現象。主要負責人是企業安全文化的倡導者和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直接責任者。
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可以通過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系統的風險辨識、評價、控制等措施促進管理層安全意識與管理素質的提高,避免違章指揮,提高管理水平。通過各種安全教育和安全活動,強化作業人員安全意識、規范操作行為,杜絕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的現象和行為,提高安全技能。企業要結合全面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大力推進企業安全文化建設,使企業安全生產水平持續提高,從根本上建立安全生產的長效機制。
九、切實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的監督和指導管理
34.進一步加大安全監管力度。地方各級政府有關部門要從加強安全生產和保障社會公共安全的角度審視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性,強化對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作的組織領導。安全監管部門、負有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監管職責的有關部門和工業管理部門要按職責分工,創新監管思路,監督指導企業建立和不斷完善安全生產長效機制。要以監督指導企業主要負責人切實落實安全生產職責、建立和不斷完善并嚴格履行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和不斷完善并嚴格執行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建立安全生產投入保障機制、強化隱患排查治理、加強安全教育與培訓、加強重大危險源監控和應急工作、加強承包商管理為重點,推動企業切實履行安全生產主體責任。
35.制定落實化工行業安全發展規劃,嚴格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準入。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把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作為重要內容納入本地區、本部門安全生產總體規劃布局,推動各地做好化工行業安全發展規劃,規劃化工園區(化工集中區),確定危險化學品儲存專門區域,新建化工項目必須進入化工園區(化工集中區)。各地區要大力支持有效消除重大安全隱患的技術改造和搬遷項目,推動現有風險大的化工企業搬遷進入化工園區(化工集中區),防范企業危險化學品事故影響社會公共安全。
嚴格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許可制度。嚴把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許可證申請、延期和變更審查關,逐步提高安全準入條件,持續提高安全準入門檻。要緊緊抓住當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調整產業結構的有利時機,對不符合有關安全標準、安全保障能力差、職業危害嚴重、危及安全生產等落后的化工技術、工藝和裝備要列入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明令禁止使用,予以強制淘汰。加強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的管理,對于帶有儲存的經營許可申請要嚴格把關。嚴格執行《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安全許可實施辦法》,對新建、改建、擴建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裝置和設施項目,進行建設項目設立安全審查、安全設施設計的審查、試生產方案備案和竣工驗收。加強對化工建設項目設計單位的安全管理,提高化工建設項目安全設計水平和新建化工裝置本質安全度。
36.加強對化工園區、大型石油儲罐區和危險化學品輸送管道的安全監管。科學規劃化工園區,從嚴控制化工園區的數量。化工園區要做整體風險評估,化工園區內企業整體布局要統一科學規劃。化工園區要有專門的安全監管機構,要有統一的一體化應急系統,提高化工園區管理水平。
要加強大型石油儲罐區的安全監管。大型石油儲罐區選址要科學合理,儲罐區的罐容總量和儲罐區的總體布局要滿足安全生產的需要,涉及多家企業(單位)大型石油儲罐區要建立統一的安全生產管理和應急保障系統。
切實加強危險化學品輸送管道的安全監管。各地區要明確轄區內危險化學品輸送管道安全監管工作的牽頭部門,對轄區內危險化學品輸送管道開展全面排查,摸清有關情況。特別是要摸清轄區內穿越公共區域以及公共區域內地下危險化學品輸送管道的情況,并建立長期檔案。針對地下危險化學品輸送管道普遍存在的違章建筑占壓和安全距離不夠的問題,切實采取有效措施加強監管,要組織開展集中整治,徹底消除隱患。要督促有關企業進一步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完善危險化學品管道標志和警示標識,健全有關資料檔案;落實管理責任,對危險化學品輸送管道定期進行檢測,加強日常巡線,發現隱患及時處置。確保危險化學品輸送管道及其附屬設施的安全運行。
37.加強城市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各地區要嚴格執行城市發展規劃,嚴格限制在城市人口密集區周邊建立涉及危險化學品的企業(單位)。要督促指導城區內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企業(單位),認真落實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責任,采用先進的儀表自動監控系統強化監控措施,確保重大危險源安全。要加強對城市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的安全監管,明確責任,加大監督檢查的頻次和力度。要進一步發揮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部門聯席會議制度的作用,制定政策措施,積極推動城區內危險化學品企業搬遷工作。
38.嚴格執行危險化學品重大隱患政府掛牌督辦制度,嚴肅查處危險化學品生產安全事故。各地要按國務院《通知》的有關要求,對危險化學品重大隱患治理實行下達整改指令和逐級掛牌督辦、公告制度。對存在重大隱患限期不能整改的企業,要依法責令停產整改。要按照“四不放過”和“依法依規、實事求是、注重實效”的原則,嚴肅查處危險化學品生產安全事故。要在認真分析事故技術原因的同時,徹底查清事故的管理原因,不斷完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法規標準。要監督企業制定有針對性防范措施并限期落實。對發生的危險化學品事故除依法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外,發生較大以上死亡事故的企業依法要停產整頓;情節嚴重的要依法暫扣安全生產許可證;情節特別嚴重的要依法吊銷安全生產許可證。對發生重大事故或一年內發生兩次以上較大事故的企業,一年內禁止新建和擴建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
企業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國務院《通知》精神,依據本實施意見并結合企業安全生產實際,制定具體的落實本實施意見的工作方案,并積極采取措施確保工作方案得到有效實施,建立安全生產長效機制,持續改進安全績效,切實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全面提高安全生產水平。
各地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要切實落實安全生產指導管理職責。制定落實危險化學品布局規劃,按照產業集聚和節約用地原則,統籌區域環境容量、安全容量,充分考慮區域產業鏈的合理性,有序規劃化工園區(化工集中區),推動現有風險大的化工企業搬遷進入園區,規范區域產業轉移政策,加大安全保障能力低的項目和企業淘汰力度;提高行業準入條件,加快產業重組與淘汰落后,優化產業結構和布局,將安全風險大的落后能力列入淘汰落后產能目錄;加大安全生產技術改造的支持力度,優先安排有效消除重大安全隱患的技術改造、搬遷和信息化建設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