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兩會前夕,十大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密集出臺,為正在遭受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中國經濟注入了一劑強心劑。實施一年來,有關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輿論不曾間斷。今年兩會期間,CCIN記者就十大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話題采訪了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他們的思考折射了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巨大作用和有待完善的缺陷。
特殊時期立下汗馬功勞
在人民大會堂入口處,CCIN記者攔住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金融系主任李稻葵,問其對調整和振興規劃實施情況的評價。他堅定地說:“在應對金融危機保增長方面,調整和振興規劃的作用非常明顯。2009年的實施開了個好頭,今年還要繼續推進,產業振興還遠遠沒搞完。”
“汽車、鋼鐵、裝備、石化等十大產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對國民經濟影響巨大,這十大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提得非常到位。實施后促進了中國整體經濟的提升,中國經濟觸底反彈、V型反轉勢頭非常明顯。”全國人大代表、杭州市化工研究院院長姚獻平十分欣慰地說。
全國政協委員、鞍山鋼鐵公司原總經理劉?d說:“為防止經濟加速下滑,國家出臺十大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可謂又重又準。這些產業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具有產業鏈條長、上下游關聯度高、輻射帶動作用大等特點,對國民經濟的發展舉足輕重。其中的鋼鐵、石化、電子信息等產業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中有重大作用。”
姚獻平代表說:“十大產業是一個整體,產業間關聯度很高。產業間都是互相依存、互補的,每個產業的振興都對另一個產業起到推動和拉動作用。例如去年房地產比較紅火,對化工的拉動非常明顯。汽車產業對石化促進也很大,汽車的涂料、塑料、油品也是石油化工行業提供的。”
強心劑之后或有后遺癥
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紛紛規劃了一系列大項目,并且大多由國有企業組織實施,這一點最被代表委員所關注。
當CCIN記者問到如何評價調整和振興規劃的實施效果時,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長嶺煉化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華沉思片刻道:“不好說。”李華代表認為,國家拿出調整和振興規劃,在應對危機時這種做法無可非議,但是從長遠角度看,對產業發展的幫助還難說。
李華說:“對于調整和振興規劃中的大項目,我不能評價是否正確。因為有些項目跟產業的長遠發展是有一定矛盾和沖突的,還需要市場的檢驗。例如石化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設計了幾個百萬噸乙烯和千萬噸煉油項目,說實話,我國乙烯行業發展了幾十年,但這個行業在技術進步方面比較緩慢,并沒有掌握很好的技術和工藝。盡管從40萬噸級、60萬噸級到百萬噸級,乙烯項目規模是擴大了,但是關鍵核心技術并沒有實質性的突破和創新。所以我認為百萬噸級的大乙烯項目仍然只是簡單的規模性擴張。或許基于中國對乙烯的需求考慮,認為乙烯現在還存在缺口,但關鍵要看是怎樣的需求,應以什么方式來滿足需求。如果解剖一下我國現在的乙烯需求就會發現,我們進口高價原油,生產各種石油化工產品。除了內部需求之外,還有大部分是向外出口的。我國出口量很大的塑料、玩具、家具、電器產品等都跟聚烯烴相關。盡管這樣顯得需求大,其實從內部需求來講,并不是很強勁。對于出口型需求該怎樣滿足值得思考。”
李華代表說:“另外一個不得不考慮的問題是,既然是市場經濟體系,那么市場并不是封閉的,而是開放的。在幾年前,很多市場研究報告就指出,中東地區依托資源優勢,以油田氣和凝析油作為原料發展乙烯,競爭優勢無可比擬。加之中東這幾年的產能規模上來得非常快。所以目前我國的需求與自身的供應能力和供應品質,也就是有競爭力的供應是有差距的。我們的大乙烯僅僅是復制而已。到時候等中東的產能一上來,成本低廉價格便宜,我們的乙烯裝置就沒法開了。這是個很重要的問題。我們的投入在三五年之后可能變成‘包袱’,因為沒有競爭力。上大項目就像一個運動員要參加舉重比賽,有很多公斤級的,比如想參加80公斤級的,但是現在自身只有50公斤,為了達到這個門檻,就吃激素。這樣短時間內體重是能上去,但是有力量嗎?有爆發力嗎?有技巧嗎?沒有!上去了還是輸!所以,沒有真正的實力不行。”
姚獻平代表在充分肯定之后也表示了擔憂:“很多項目不是一年或者幾個月建成的,投產需要一兩年。但市場是在變的。如果2009年為了振興大量上項目,之后市場變了,這就會埋下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