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繼續要看市場規律
從長遠來看,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是否有必要長期堅持實施?
李稻葵委員說:“2009年上項目‘大干快上’是有其歷史背景的,因為應對危機保增長是當時的首要任務。但是今年這個政策要調整,轉為調結構轉方式。對于投資上項目,應該以企業為主體,尤其是民營企業,讓他們去調研和承擔各種投資的后果。”
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化工系教授沈德忠表示,十大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適時調整,這是一個大的原則。具體內容也應該適時調整。規劃的核心是要解決好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進一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問題。
李華代表說:“國家刺激經濟政策和產業調整與振興規劃有助于短期內渡過難關。但是刺激過后又該怎么辦?有時候是有副作用的。比如一個人很沮喪、很抑郁、很低沉,那就吃毒品和鴉片,短期很有效。但是過后呢?至于今后是否還應該搞調整和振興規劃,我認為如果有利于市場發展,可以再次采用,如果不利就不需要了。這是市場規律,該進入低潮就進入低潮。就像人生病之后,適當用藥是可以的,但是不能破壞基本規律。政府硬要干預不見得有好結果。這里存在一個短期行為和長遠的關系怎么處理的問題。如何渡過眼前這一關經常在左右我們的決策,這樣就在把握眼前和長遠的關系方面很難有恰如其分的做法。中國的長遠問題就是結構性問題。”
李華代表建議,要把眼光放在資源怎么配置最合理、怎樣的機制和體制有利于科技創新、怎樣能保障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目標上。同樣,建設石化行業的大項目也是如此。建設一些規劃中的大項目,必須增強核心競爭力,解決結構調整問題。盡管調結構不是一兩年能實現的,但一定要一年年往這個方向走。
會外要投資要項目更要調整
調整和振興規劃既是兩會上熱議的話題,也是會下企業界關注的話題。特別是石油化工行業,身處振興行列一年來,業內人士也有許多話要說,許多觀點要表達。
產值增長產能過剩
中國石化協會副秘書長兼中國電石工業協會秘書長孫偉善接受采訪時說,2009年初,國家從緩解企業困難和增強發展后勁入手,相繼制定出臺了十大重點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分別提出了上百項政策措施和實施細則,其中包括石化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
隨著政策措施逐步到位,這些規劃對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石油和化工行業經濟出現了企穩回升、總體向好的發展局面。2009年行業工業增加值占全國工業增加值的12%,同比增長10.13%。分時段看,年初增長6.6%,上半年增長7.7%,前三季度增長9.06%,呈現逐步增長的態勢。2009年行業利潤回升逐步加快,1~2月同比下降56.4%,3~5月同比下降17.9%,6~8月同比下降2.2%,9~11月同比增長68%。
雖然石化行業應對國際金融危機進行調整和振興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同時也應該清醒地看到,面臨的困難還很多,行業回升基礎尚不牢固。今后資源環境約束日益加劇,抑制產能過剩、淘汰落后、優化布局、加快自主創新任務十分艱巨。2月24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了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研究部署了進一步貫徹落實重點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6項任務,其中包括要堅決控制焦炭、電石等5大行業的產能總量,壓縮和疏導過剩產能,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引導產業健康發展。對此,石化協會已專門進行研究落實,提出了電石等過剩產業今后3年淘汰落后產能總量方案,并報工信部,待工信部與各省市區政府協調確定后公布實施。這應該是調整和振興規劃下一個階段的重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