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協作”是當務之急
經過技術改造和技術改進,車用紡織品企業的產品、裝備等方面都有較大的提高,已形成了一批重點非織造材料生產企業,滿足了汽車整機廠配套所需的各類內飾用非織造材料。但與國外的先進水平相比,我國汽車內飾材料的研究和開發工作存在很大差距,尤其不能做到與整車同步開發,在環保型材料、輕量化、高強度復合材料、高性能汽車過濾材料等方面的研發還有待提高。此外,我國的車用紡織品生產企業多為中外合資,先進的生產技術來自國外,缺少產品的開發自主權。因此,企業要加強產品的研發力度,開發自主知識產權。
在專家看來,根據當前的汽車面料情況,國內企業必須向國外先進企業學習,汽車行業整車廠之間也必然要走縱向、橫向聯合之路。隨著國家對汽車用產業一系列明顯的政策拉動作用,也將為國內外汽車整車廠家與汽車面料供應商實現上下游聯動、共同發展創造良機,紡織廠有必要與汽車制造廠加強聯系、合作開發,使織物的組織結構和外觀效果能體現設計的意圖和風格,形成汽車用紡織品專用材料,做到品種多樣化、專業化、功能化和系列化。
姚明華說,對汽車內飾企業來講,“協作”顯得尤為重要,與客戶簽訂的產品供應合同都需要保證批量供應幾年,還要保證10年售后配件的供應。因此尋找穩定的配套渠道對車用一級供應商來講非常重要。作為車用產品的配套企業,不管在零部件供應體系中所排列的次序如何,首先必須是有責任的企業,必須將產品的最終用戶定格在買車用車的用戶身上。以對用戶負責的態度做好產品質量,配合好下游企業,保證穩定的供應。當然汽車整車企業更要肩負起維護自身信譽和企業品牌的責任,對零部件供應商的情況做好監控,并做好一定的應急和防范措施。
“車用紡織品企業一般作為一級企業的供應商,因此在完善車用紡織品的配套渠道中起著非常大的作用,在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過程中爭取做一個經營穩定、產品質量上乘、產品成本有優勢、不斷有新品開發和完成客戶提出的開發任務的有競爭力的企業,并能持續發展壯大的專業車用材料供應商。如果確實有困難企業無法維持,在停產、轉產或重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汽車用材料供應的特點并且及早提出,協助客戶尋找替代方案,切不可一關了事。”姚明華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