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開發出生物高分子 耐沖擊性為聚乳酸的26倍
2014-10-11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日立造船及大阪大學等產學協作團體在日本新能源及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的項目下,利用非可食性生物質——木本植物杜仲(杜仲生物質)制造的生物反式聚異戊二烯,開發出了耐沖擊性生物聚合物。與代表性生物材料——聚乳酸(標準品)相比,此次開發的生物聚合物作為單體具備約26倍的耐沖擊性。有望應用于汽車、福祉(看護)用具及體育用品等領域。
反式聚異戊二烯是橡膠及塑料的一種,主要以石油為原料來制造。在50℃附近的低溫下顯示出可塑性,可成型加工,并且還具有可成為形狀記憶塑料的原料等獨特的特性。不過,利用石油原料通過化學催化劑制造出來的反式聚異戊二烯存在分子量分布廣的問題,很難制造出高分子量的產品,因此未能在工業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而源自植物的反式聚異戊二烯(生物反式聚異戊二烯)利用發酵反應來生成,與源自石油的化學品相比具有高分子量特性,并且分子量均勻度也很高。因此,雖然是分子構造相同的化學品,但卻顯示出了與源自石油的化學品完全不同的物性。
此次項目著眼于生物反式聚異戊二烯的上述特點,對生物反式聚異戊二烯展開了一條龍制造工藝的開發,同時還通過研究以生物反式聚異戊二烯為原料來實施分子間交聯等處理的技術,開發出了耐沖擊性生物聚合物。
今后,日立造船等還將進一步開發從杜仲生物質到化學品的一條龍制造工藝,驗證實驗室級別的精制工藝。此外,還將著眼于出口戰略,致力于開發由生物聚合物與石油化學品聚合物混合而成的混合材料,以及使用無機填充物的高強度復合材料等附加值高的功能性材料。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