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狀記憶高分子材料是指具有保持臨時變形形狀的能力,當受到外界刺激后,可以恢復到初始形狀,從而表現出對初始形狀具有記憶功能的一類高分子材料。與形狀記憶合金和形狀記憶陶瓷相比,形狀記憶高分子材料具有密度低、可恢復形變量大、易加工成型、形變溫度可調等諸多優點,因而形狀記憶高分子具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但是目前發展的形狀記憶高分子材料主要是熱致形狀記憶高分子,即在熱刺激下可以恢復到初始形狀。然而在實際應用中,比如作為生物醫用材料,由于溫度過高會使生物組織發生損傷,所以熱并不是一個良好的刺激方式,目前亟需開發新的形狀記憶觸發方式以適應科技發展的需要。
近年來,隨著超分子科學的發展,具有特殊的可逆性和高度的動態性的超分子作用力,如金屬配位作用、主-客體作用和動態共價鍵等在制備結構規整、性質可控功能材料方面表現出了顯著的優勢。中科院寧波材料所智能高分子團隊將超分子作用引入形狀記憶高分子材料,制備了基于超分子作用的形狀記憶高分子材料。科研人員首先合成了含有苯硼酸側基的海藻酸鈉(Alg-PBA),利用苯硼酸和聚乙烯醇(PVA)羥基間的動態硼酸酯鍵,制備了具有自修復功能的水凝膠。然后借助于海藻酸鈉和Ca2+之間的配位絡合作用,得到在宏觀和微觀層面都具有形狀記憶功能的水凝膠。這種水凝膠利用了雙重超分子作用,成功實現了形狀記憶和自修復兩種功能的結合。相關研究工作發表在Chem. Commun. 2014, 50,12277 (IF = 6.718)上,并被選為當期的內封面文章。該研究團隊最近發展了這一思路,利用硼酸酯鍵保持材料的臨時形狀,制備了pH和糖響應的形狀記憶高分子材料,此工作不但得到了生物分子響應的形狀記憶高分子材料,還大大縮短了材料的形狀恢復時間。該研究成果發表在Maromol. Rapid Commun. (accepted)上。上述研究成果是對形狀記憶高分子材料的有效補充及創新,為開發生物醫用形狀記憶高分子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
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青年千人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303195, 21304105)、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LR14B040001)及寧波市自然科學基金(2014A610127)的資助。
形狀記憶高分子材料的制備示意圖及其自修復和形狀記憶功能
- 浙大潘鵬舉/余承濤團隊 Adv. Mater.:基于聚合物熔融-重結晶構筑自硬化形狀記憶材料 2025-05-10
- 華工郭建華、蔣興華團隊 CEJ:具有優異吸波性能和紅外/微波刺激響應形狀記憶功能的自修復型FCIP/RGO/PUU柔性復合材料 2025-04-20
- 上海交大鄭思珣教授課題組 Macromolecules:一種兼具自修復性、形狀記憶和離子電導性能的有機-無機雜化共聚物 2025-04-16
- 寧波材料所趙文杰、嚴明龍 Small:污損抑制/阻抗與自我更新協同的可降解有機硅水凝膠涂層 2025-05-10
- 西南林大杜官本院士、楊龍研究員團隊 Nano lett.:面向水下電子皮膚的溫控響應纖維素基 Janus 智能水凝膠 2025-05-09
- 西安交大成一龍/初大可團隊 AFM:Tempo功能化不對稱功能水凝膠用于組織/器官損傷修復 2025-05-07
- 中國工程院 | “工程科技學術研討會 - 高分子材料回收循環與可持續發展”將于2025年6月20日于成都召開 2025-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