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形生物導彈”獲得新進展 有望消除化療副作用
2015-06-05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植入的血管支架會出現狹窄導致血流不暢,癌癥病人化療后體質會衰弱甚至死亡,這都是因為目前使用的生物材料不能滿足生物相容性要求,在臨床應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副作用。如何設計并提高生物醫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將仿細胞膜聚合物表面改性技術,應用于靶向性藥物的納米載體制備,如同“隱形生物導彈”,消除癌癥化療等藥物治療的毒副作用?西北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教授宮永寬領導的研究小組獲得了新進展。
記者4日從西北大學獲悉,宮永寬領導的研究小組,經歷了12年的努力,完成“仿細胞膜結構聚合物表面改性技術及應用”研究成果,通過了陜西省科技廳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評審專家組認為,該成果在構建仿細胞膜結構涂層技術及改性人工肺主要性能指標方面,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據悉,研究小組將細胞外層膜中發揮生物相容性作用的磷酰膽堿基團,以及能與材料表面發生固定作用的功能團,組合在聚合物的不同側鏈末端,建立了使用簡便、普適性強、生物相容性優異的仿細胞膜結構聚合物表面改性方法。
“該成果通過簡便的表面涂覆方法,可在幾乎所有生物材料表面構建穩定的仿細胞膜結構涂層。”宮永寬說,這種表面涂覆固定的涂層,克服了國際上現有商品仿細胞膜涂層脫落的潛在危害,還降低了生物材料及其醫療器械產品表面凝血及血栓形成,抑制排異反應,目前使用的生物材料及其醫療器械產品,均可用仿細胞膜涂層技術進行改性處理。
記者4日從西北大學獲悉,宮永寬領導的研究小組,經歷了12年的努力,完成“仿細胞膜結構聚合物表面改性技術及應用”研究成果,通過了陜西省科技廳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評審專家組認為,該成果在構建仿細胞膜結構涂層技術及改性人工肺主要性能指標方面,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據悉,研究小組將細胞外層膜中發揮生物相容性作用的磷酰膽堿基團,以及能與材料表面發生固定作用的功能團,組合在聚合物的不同側鏈末端,建立了使用簡便、普適性強、生物相容性優異的仿細胞膜結構聚合物表面改性方法。
“該成果通過簡便的表面涂覆方法,可在幾乎所有生物材料表面構建穩定的仿細胞膜結構涂層。”宮永寬說,這種表面涂覆固定的涂層,克服了國際上現有商品仿細胞膜涂層脫落的潛在危害,還降低了生物材料及其醫療器械產品表面凝血及血栓形成,抑制排異反應,目前使用的生物材料及其醫療器械產品,均可用仿細胞膜涂層技術進行改性處理。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武漢輕工大學朱鏈/未本美、湖北工程學院汪海波 Polym. Rev.: 膠原生物材料的最新進展 - 從提取、交聯到組織再生 2025-03-21
- 西南大學李楠楠課題組 Nat. Commun.: 發現一種聚合水凝膠 - 幫助有益菌促進植物生長并適應酸性土壤 2025-02-21
- 浙大王征科課題組《Adv. Sci.》綜述:生物材料在角膜再生中的應用 2025-01-02
- 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俞文正課題組CEJ:不同地表水中生物大分子聚合物和高分子量腐殖質對納濾膜污染的影響 2022-08-31
- 吉林大學化學學院生物高分子材料院士團隊招聘博士后及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啟事 2021-11-26
- 塔夫茨大學David L Kaplan教授、李春梅博士和吳俊奇研究員等《AM》綜述: 纖維類生物高分子加工-可持續發展之路 2021-10-21